[发明专利]一种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37142.X | 申请日: | 2015-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8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明;刘锋;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裂 沟槽 mosfet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制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通常用在电力电子系统和电源管理中的半导体器件而言,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或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被广泛引入。
沟槽型功率MOSFET是继MOSFET之后新发展起来的高效、功率开关器件,它采用沟槽型栅极结构场效应管,它不仅继承了MOS场效应管输入阻抗高(≥108Ω)、驱动电流小(0.1μA左右)的优点,还具有耐压高、工作电流大、输出功率高、跨导线性好、开关速度快等优良特性。正是由于它将电子管与功率晶体管的优点集于一身,因此在开关电源、逆变器、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电路中获得广泛应用。因此,高击穿电压、大电流、低导通电阻是功率MOSFET的最为关键的指标。
目前,功率沟槽MOS器件的结构已经适用于大多数功率MOSFET的应用中,并且器件的特性不断地接近硅材料的一维限制(表述了器件漂移区特征导通电阻和关断态时击穿电压的理论关系)。降低表面电场Reduced Surface Field(RESURF)技术的提出,可以令击穿电压为600V的功率沟槽MOS器件超过硅材料的一维限制。分裂栅型沟槽Split-Gate Trench MOS器件结构,可以在等比例缩小的30V左右的低压下超过硅材料的一维限制。因此,分裂栅型沟槽MOS器件在低、中压(20~200V)范围内,拥有较低的正向导通电阻,占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现有的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沟槽都是上部较宽、下部较窄,这就会导致源区的面积小,雪崩特性低,并且这种结构的器件中沟槽的密度也低,RSP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的器件中源区接触面积小,雪崩性能差、沟槽密度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 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
1)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表面生长一外延层;
2)刻蚀所述外延层,形成具有第一深度的沟槽,在所述沟槽表面淀积氮化物层,之后腐蚀掉沟槽底部的氮化物层,保留侧壁的氮化物层;
3)继续刻蚀所述沟槽底部的外延层材料至第二深度,并热生长氧化物层附着在未被氮化物层覆盖的沟槽侧壁及底部;
4)在所述沟槽下部填充第一导电材料,去除侧壁上的氮化物层,在所述第一导电材料表面制作一层隔离层;
5)生长栅氧化层,覆盖于沟槽上部裸露的侧壁上,并在沟槽上部填充满第二导电材料,形成上窄下宽的分裂栅型沟槽MOSFET。
作为本发明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深度的范围为0.8~2μm。
作为本发明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氮化物层厚度范围为800~1200埃。
作为本发明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二深度的范围为2~5μm。
作为本发明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氧化物层的厚度为3000~6000埃。
作为本发明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包括步骤:沉积的第一导电材料,覆盖在外延层表面,并填充于沟槽内,回刻所述第一导电材料至外延层表面以下1~2μm,保留沟槽下部的第一导电材料,去除侧壁上的氮化物层后,淀积隔离材料,回刻隔离材料到距第一导电材料上表面2000~3000埃,形成一层隔离层。
作为本发明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和第二导电材料为多晶硅。
作为本发明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氮化物层的材料为氮化硅。
作为本发明分裂栅型沟槽MOSFET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包括步骤:在所述外延层表面形成硬掩膜层,藉由硬掩膜层刻蚀所述外延层形成具有第一深度的沟槽,之后在步骤4)去除氮化物层的同时去除该硬掩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71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小型防水冷阴极灯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