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05116.9 | 申请日: | 2015-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9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小椋由幸;三田夏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631;H01R12/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在例如车载设备等的连接中使用并适合于将基板与电子部件导通连接的大电流用途。
背景技术
伴随着车辆的电动化的发展,对将车载设备彼此导通连接的连接器也要求其能够应对大电流用途,其中作为连接器嵌合的错位和/或振动对策,也使用具有有可动部的端子的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因此,能够通过端子的可动部的弹性变形来吸收振动,所以具有能够维持连接对象物彼此的导通连接并提高连接可靠性的优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068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这样的有可动部的连接器,为了实现柔软的弹性变形,通常将可动部作为宽度较窄的金属片设置于端子,在宽度较窄且截面面积较小的状态下,电阻变得过高、难以应对近年来的大电流用途。特别是在供车载设备使用且大电流应对的连接器中,在连接器中流动的电流值逐渐升高。因此,首先要求实现以有限的连接器的大小和/或端子数为前提、通过端子的截面面积的增加等尽可能使端子低电阻化、能够应对逐渐升高的大电流用途的连接器构造。此外,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连接可靠性而要求实现端子的可动部。
本发明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端子低电阻化以应对大电流用途的连接器。而且,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应对大电流用途且具备具有可动部的端子的连接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成如下。
即,一种连接器,其中,具备:平板状的第1端子以及第2端子,其一端连接于作为连接对象物的同一扁平导体,另一端连接于基板的同一基板触点;和壳体,其并排保持第1以及第2端子使得平板状的端子面沿着相对于基板的表面垂直的纵方向;所述第1以及第2端子分别具备:与所述扁平导体导通连接的接触部;将从接触部分支并延伸的多根平板状端子片配置平行而成的延伸部;和在各延伸部的末端侧与所述基板触点导通连接的基板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壳体并排保持第1以及第2端子使得平板状的端子面沿着相对于基板的表面垂直的纵方向,所以在壳体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与将平板状的端子面横向并排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端子的截面面积变大而低电阻化,能够应对大电流用途。
另外,根据本发明,第1端子与第2端子连接于同一基板触点和同一扁平导体,所以能够通过增大平板状的端子的截面面积同时使导通路径分支为多个以应对大电流用途。
进而根据本发明,第1端子与第2端子分别具有从接触部分支并延伸的延伸部,所以能够使1个扁平导体至少向4根延伸部分流。因此,与通过1根延伸部连接1个扁平导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由于大电流流动而在端子产生的发热,能够应对大电流用途。
而且根据本发明,第1端子与第2端子的延伸部为平行配置从接触部分支并延伸的多根平板状端子片而成的构造,所以通过将第1以及第2端子的端子配置设为平行配置能够在板厚方向上变得紧凑而使连接器整体小型化。而且,延伸部为平板端子片,所以能够增大端子的截面面积而低电阻化,能够应对大电流用途。
上述本发明中,可以:第2端子的延伸部配置在第1端子的分支的延伸部之间。
由此,能够使延伸部的端子配置在板厚方向上紧凑而使连接器整体小型化。
上述本发明中,可以:壳体具有沿着所述纵方向的所述扁平导体的插入口,将第1端子的接触部与第2端子的接触部沿着所述纵方向上下配置。
由此,第1端子的接触部与第2端子的接触部沿着扁平导体的纵长的插入口纵向并排,所以与将接触部的平板状的端子面与基板平行地横向并排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端子的截面面积而低电阻化,能够应对大电流用途。
上述本发明中,可以:壳体具有在壳体的内部至少与第1端子的接触部和第2端子的接触部中的任一个相通的连通孔。
由此,能够通过连通孔将在与扁平导体接触的接触部产生的热量散热,能够实现能够应对大电流用途的壳体构造。
上述本发明中,可以:第1以及第2端子的延伸部具有可动片部,所述可动片部由直线部与弯曲部组合而成。
由此,能够实现具有将延伸部设为可动片部的浮动机构的连接器端子,能够缓和由连接器嵌合的错位和/或使用时的振动造成的向软钎焊部的负荷。该可动片部是组合直线部与弯曲部而构成的,所以能够实现具有一定弹簧长度、低弹簧系数且柔软性高的端子构造。
上述本发明可以构成为:第1以及第2端子的接触部具有多根臂状的触点部。
通过将接触部处的触点数设为多个、能够减小每1个触点部的电流值而抑制接触部处的发热,所以能够设为应对大电流用途的触点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5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座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卡缘连接器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