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名单更新系统、终端设备、方法和程序记录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480050798.9 | 申请日: | 2014-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盐田三郎;小池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7G1/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潘剑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黑名单 更新 系统 终端设备 方法 程序 记录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名单更新系统、终端设备、方法和程序记 录介质,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使用黑名单控制例如信用卡 的有效/无效的系统、终端设备、方法和程序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PTL1公开了执行针对非法用于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信用卡 的使用停止的处理。这里,使用停止的处理是指针对破坏写 在卡上的一部分信息的处理、针对在卡上写入错误信息的处 理、或者针对设置指示卡片不能使用(无效)的标志的处理。
在系统中,在卡片管理中心收集信用卡公司会员的信用 卡无效信息。卡片管理中心的主控计算机输出包括信用卡黑 名单的信息来作为卡片信息。黑名单是无效卡片的列表。会 员商店的终端计算机接收并存储该信息,并且当输入读卡器 的信用卡列在黑名单上时执行卡片使用停止处理。
在系统中,主控计算机定期地或不定期地向终端计算机 发送所有卡片会员的信息。当终端计算机保存基本卡片信息 的情况下,主控计算机只在信用卡从有效变为无效或从无效 变为有效时发送信息,并且会员商店更新该基本信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待审专利公开No.11-14394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PTL1的系统中,卡片管理中心向所有会员商店一致 地发送包括黑名单的卡片信息。然而,所有会员商店并不需 要以相同频率来更新黑名单的数据。当根据卡片的非法使用 的风险高度来控制黑名单的更新频率时,可以有效防止非法 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该问题并有效防止 信用卡等的非法使用的黑名单更新系统等。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案的终端设备包括:列表存储装置, 用于存储包括无效的标识符的黑名单;处理装置,用于在输 入钱的数量和标识符时检查输入的标识符是否被包含在列 表存储装置中的黑名单中,并且当没被包含时,使用所述钱 的数量执行预定的过程并累加预定的值以获得累积值;以及, 列表更新装置,用于当累积值大于预定的阈值时,从服务器 设备接收更新数据以更新列表存储装置中的黑名单。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方案的方法包括:存储包括无效的标 识符的黑名单;在输入钱的数量和标识符时检查输入的标识 符是否被包含在存储的黑名单中,并且当没被包含时,使用 所述钱的数量执行预定的过程并累加预定的值以获得累积 值;以及,当累积值大于预定的阈值时,从服务器设备接收 更新数据来更新存储的黑名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黑名单更新系统有效防止了信用卡等的非 法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黑名单更新系统4的配置 示意图。
图2示出了在终端设备1的列表存储设备12和服务器设 备2的列表主存储设备22上存储的黑名单61的配置。
图3是终端设备1的处理器13的操作流程图。
图4是终端设备1的列表更新模块14的操作流程图。
图5是服务器设备2的主管理模块24的操作流程图。
图6是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黑名单更新系统4的配置示 意图。黑名单更新系统4包括经由网络41连接的终端设备1 和服务器设备2。通常存在多个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1例 如设置在经销商的收银台处。服务器设备2例如设置在银行 或信用卡公司中。
终端设备1包括列表存储设备12、处理器13和列表更新 模块14。处理器13与读取器/写入器15和键盘16相连。
读取器/写入器15是读取和写入在IC(集成电路)卡3 上存储的数据的RFID(射频标识)读取器/写入器。例如, IC卡3是存储电子货币的便携式记录介质。备选地,IC卡3 可以是信用卡。IC卡3的持有者在经销商处使用IC卡3为 产品或服务支付购买金额。
IC3包括存储卡片ID或用户ID(标识,下文简称为ID) 的ID存储设备31、存储指示IC卡3有效或无效的有效性信 息的有效性信息存储设备32、以及存储在其上存储的电子货 币的余额或信用卡的信用余额的余额存储设备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07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