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23283.X | 申请日: | 2014-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哈里·亨斯勒;斯特凡·凯泽;萨穆埃尔·科勒;汉斯·魏贝尔;迪克·德皮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宝马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B01D46/24;B01D46/00;B01D46/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元件 | ||
1.一种过滤元件,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新鲜空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元件,包括:
-第一板过滤体(2),由褶皱过滤材料制成,
-单独的第二板过滤体(3),由褶皱过滤材料制成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板过滤体(2)的对面,
-第一壁体(5),由塑料制成,该第一壁体固定且紧密的连接至所述第一板过滤体(2)的第一横端(7)和所述第二板过滤体(3)的第一横端(8),
-第二壁体(6),由塑料制成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壁体(5)的对面,该第二壁体固定且紧密的连接至所述第一板过滤体(2)的第二横端(9)和所述第二板过滤体(3)的第二横端(10),
-第一端体(11),由塑料制成,该第一端体固定且紧密的连接至所述第一板过滤体(2)的第一纵端(13)和所述第二板过滤体(3)的第一纵端(14),
-第二端体(12),由塑料制成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端体(11)的对面,该第二端体固定且紧密的连接至所述第一板过滤体(2)的第二纵端(15)和所述第二板过滤体(3)的第二纵端(16),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端体(11,12)有气体通道开口(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过滤体(2)的所述第一横端(7)位于第一平面(18),该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19)隔开,所述第二板过滤体(3)的所述第一横端(8)位于第二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板过滤体(2,3)在横向(21)上尺寸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板过滤体(2,3)在纵向(17)上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壁体(5,6)在横断所述板过滤体(2,3)的纵向(17)的侧面上在所述两个板过滤体(2,3)之间有弯曲(22)或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22)或所述台阶在各个所述壁体(5,6)的中心区域(24)比在各个所述壁体(5,6)的终端区域(25,26)更加明显,所述中心区域布置在两个端体(11,12)的远端,所述终端区域则在各种情况下布置在端体(11,12)近端中心区域(24)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板过滤体(2,3)的过滤材料在各个所述板过滤体(2,3)的所述横向(21)上折叠,使得各个所述板过滤体(2,3)的终端折叠可在各个所述板过滤体(2,3)的纵端(13,14,15,16)发现,并且固定且紧密的连接至各个所述端体(11,1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壁体(5,6)和各个所述端体(11,12)在至少一个纵端锁定到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壁体(5,6)在纵端分别有两个啮合挂钩(28),该啮合挂钩与各个所述端体(11,12)在边缘侧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端体(11,12)固定且紧密的连接至所述两个板过滤体和所述两个壁体(5,6)相对的纵端(13,14,15,16)。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体(11)有所述气体通道开口(27),而所述第二端体(12)闭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体(12)在一侧有第一紧固支架(30),过滤元件(1)能借助于该第一紧固支架固定在过滤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体(12)在位于所述第一紧固支架(30)对面的一侧有第二紧固支架(32),该第二紧固支架与所述第一紧固支架(30)不同。
-所述第二端体(12)能安装在所述过滤元件(1)上,可选择包括所述第一紧固支架(30)或包括所述第二紧固支架(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宝马股份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32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线杆的支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载重汽车钢圈轮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