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层压玻璃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12706.8 | 申请日: | 2014-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7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K·C·康;S·C·刘易斯;G·纳塔拉加;Y·肖;C·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18 | 分类号: | B32B15/18;B32B15/20;B32B17/06;B32B17/10;B32B1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徐鑫,江磊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层压 玻璃 结构 | ||
1.一种层压玻璃结构,其包括:
非玻璃基板;和
玻璃板,所述玻璃板与所述非玻璃基板相结合以构成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所述层压玻璃结构能够承受落球试验,所述落球试验是将一颗535g重的不锈钢球体从0.8m的高度坠落至所述层压玻璃结构上,使所述玻璃板受到所述球体的撞击;
所述玻璃板具有300μm以下的厚度,且所述非玻璃基板的热膨胀系数至少为所述玻璃板的热膨胀系数的2倍,以使所述玻璃板能够发生形变以适应落球试验中球体使非玻璃基板产生的任何形变而不会破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玻璃结构由一块厚25.4mm的挤出式聚苯乙烯泡沫板承载,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置于一张铝制的测试台上,使得所述玻璃板在所述试验台上受到所述球体的撞击,并且非玻璃基板朝向所述泡沫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玻璃基板包含金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玻璃基板包含金属合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在其厚度上的压缩应力至少为30MP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的第一热膨胀系数为2ppm/℃以上,5ppm/℃以下,所述非玻璃基板的第二热膨胀系数为10ppm/℃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玻璃板和所述非玻璃基板之间并与所述玻璃板和所述非玻璃基板相接触的粘合剂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玻璃基板的厚度不超过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玻璃基板的杨氏模量在30000MPa以上,500000MPa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玻璃基板含有不锈钢、铝、镍、黄铜、青铜、钛、钨、铜、铸铁和贵金属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1.一种层压玻璃结构,其包括:
厚度不超过300μm的玻璃板;以及
层压于所述玻璃板一个表面的金属基板,所述金属基板的热膨胀系数至少为所述玻璃板的热膨胀系数的2倍,以使所述玻璃板在其厚度上的压缩应力至少为30MPa。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玻璃板和所述金属基板之间并与所述玻璃板和所述金属基板相接触的粘合剂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不超过1000μm。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的厚度不超过5mm。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基板的杨氏模量在30000MPa以上,500000MPa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至少三个层,所述至少三个层包括第一玻璃板层,第二玻璃板层和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层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层之间的非玻璃基板层。
17.如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至少三个层,所述至少三个层包括第一玻璃板层,第二玻璃板层和位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层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层之间的金属基板层。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含有不锈钢、铝、镍、黄铜、青铜、钛、钨、铜、铸铁和贵金属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层压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中没有直径在100μm以上的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27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规皮带轮保持装置
- 下一篇:矿山井下下料与喷浆支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