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11959.3 | 申请日: | 2014-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6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H·瓦曼;D·艾谢尔;C·富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开特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77/06 | 分类号: | E05B77/06;E05B8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刘丹,吴鹏 |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的锁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具有可转动地支承的转动锁叉,该转动锁叉用于接纳挡块,该挡块也被称为锁保持件。锁定装置还具有锁定爪,通过该锁定爪可以锁定转动锁叉以用于保持挡块。
机动车锁的转动锁叉通常具有通过载荷臂和捕获臂构成的叉形的进入狭槽(也被称为进入口),当门或舱盖被关闭时,车门或舱盖——例如发动机罩或行李舱舱盖——的挡块到达该进入狭槽中。挡块或锁保持件随后使得转动锁叉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的方向转动,直到锁定爪锁定转动锁叉。该位置被称为锁定位置。挡块随后不能离开转动锁叉的进入狭槽。
此外,锁可以包括锁死杆,该锁死杆能够将锁定爪锁死在其锁定位置中。必须使锁死杆摆动或转动离开其锁死位置,才能使锁定爪离开其锁定位置以便打开锁定装置。
存在这样的锁,在该锁中,当锁定爪处于其锁定位置中时,转动锁叉能够将打开力矩导入锁定爪中。在这种锁中需要锁死杆,以便能够将锁定装置锁定。这种锁能够在耗力小的情况下打开。
存在具有两个锁定位置、特别是具有一个预锁定位置和一个主锁定位置的机动车锁。预锁定位置用于,当相应的门或舱盖在关闭时不能到达主锁定位置时拦住该门或舱盖。如果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出发相应继续转动,则该转动锁叉最终到达主锁定位置。
锁原则上具有触发杆,该触发杆被致动,以便打开锁定装置或对锁定装置进行解锁。这种触发杆一般与门或舱盖的把手相连接。如果把手被致动,则触发杆被致动或摆动,以便对锁定装置进行解锁并由此打开锁。
在碰撞情况下,把手被意外地致动,这可能导致锁定装置被打开。应确保这样的锁在此情况下不会意外地打开。
为了确保锁不会在碰撞情况下意外地打开,根据文献EP 1518983A2提出一种具有锁定装置的锁,该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释放或打开锁定装置的致动杆、亦即触发杆。锁还具有锁止杆,该锁止杆在预设的车辆加速度下锁死所述致动杆。
在碰撞情况下,与常见的打开相比会出现特别高的加速度。如果致动杆仅在高的车辆加速度下——如在碰撞情况下出现地那样——锁死,则可以阻止在碰撞情况下锁定装置被无意地打开。在常见的门把手致动的情况下致动杆由于缺乏高的加速度而未被锁死,这样便能够实现锁的打开。
在碰撞情况下,在冲撞时发生的过于剧烈的加速力可能导致反冲,这种反冲也被称为反弹。由于延迟的或反复的反冲,特别是与加速力的变化和加速度方向的变化相关地,可能导致锁止装置在高加速度下失效,该锁止装置应避免锁在碰撞情况下意外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题提出了一种锁,其中避免在碰撞情况下的意外打开。
为实现该目的提出一种锁,其具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锁叉和用于锁定转动锁叉的锁定爪。该锁优选地还包括锁死杆,该锁死杆能够当锁定爪处于其锁定位置中时锁死该锁定爪。此外存在用于打开或释放锁定装置的触发杆。
备选地,锁可以包括预锁定爪,该预锁定爪原则上可以与触发杆相同或一体地形成。
如果致动触发杆,则由此当不过于剧烈加速时使锁死杆运动离开其锁死位置。过于剧烈的加速优选涉及锁的触发杆。但锁也可以是这样的,基于相应的门或舱盖的把手的过于剧烈的加速度,根据该加速度允许或阻止锁止装置的打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直接地由触发杆使锁定爪运动离开其锁定位置。该实施方式通常不包括用于锁死锁定爪的锁死杆。
如果出现例如触发杆的过于剧烈的加速——这可能由碰撞引起,则锁的锁止机构使锁不能意外打开。特别地,锁止机构导致触发杆不能使锁的锁死杆运动离开其锁死位置,该锁死杆能够将锁定爪锁死在其锁定位置中。因此,在碰撞情况下例如触发杆和/或门或舱盖的相应把手相应剧烈地加速时锁不会打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锁止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锁止部位。如果锁止机构例如由于过于剧烈地加速的触发杆——特别由碰撞中的冲撞引起——而处于第一锁止部位中,且锁止机构可以例如由于反冲、特别是延迟的和/或反复的反冲而从第一锁止部位脱离,则锁止机构能够通过占据第二锁止部位或另外的锁止部位以进一步避免:锁定装置打开,也就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触发杆使锁死杆离开其锁死位置。通过设置具有至少两个锁止部位的锁止机构,因此即使在出现反冲作用的情况下也避免了在碰撞情况下锁意外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开特股份公司,未经开开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1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