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废气处理系统的压缩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480011813.9 | 申请日: | 2014-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8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基斯·G·奥利维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汽车经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24 | 分类号: | F01N3/24;F01N3/32;F01N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废气 处理 系统 压缩机 | ||
1.一种废气后处理系统,其包含:
废气通道,其接收来自发动机的废气气体;
废气后处理装置,其被置于废气通道中;
燃烧器,其与流过在废气后处理装置的上游的废气通道的废气气体呈热传递关系;
空气供应系统,其与燃烧器流体连通,并且包括被置于燃烧器上游的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包括泵机构、选择性地将转矩从发动机传递到泵机构的离合器组件以及选择性地驱动泵机构的马达;以及
控制模块,其与离合器组件和马达连通,控制模块基于对于进入燃烧器的空气流的需求而选择性地将空气压缩机在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在第一操作模式中,离合器组件将转矩从发动机传递到泵机构,在第二操作模式中,马达驱动泵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控制模块基于空气压缩机的功率需求与马达的阈值输出率之间的比较而将空气压缩机在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对于进入燃烧器的空气流的需求基于发动机的操作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马达是压缩机专用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马达被置于压缩机的壳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马达包括定子,定子围绕泵机构的轴的至少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当发动机运行时可以第二操作模式来操作空气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离合器组件包括滑轮,滑轮通过皮带被耦合到发动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马达在第一操作模式中被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离合器组件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将发动机与泵机构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发动机在第一操作模式中驱动泵机构的第一运作构件,并且马达在第二操作模式中驱动泵机构的第二运作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控制模块在发动机空转时以第二模式操作空气压缩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控制模块以第二模式操作空气压缩机,同时燃烧器处于燃烧器中的燃烧停止的关闭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在车辆熄火之后,控制模块以第二模式将空气压缩机操作预定量的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在发动机冷启动之前,控制模块以第二模式操作空气压缩机。
16.一种废气后处理系统,其包含:
废气通道,其接收来自发动机的废气气体;
废气后处理装置,其被置于废气通道中;
燃烧器,其与流过在废气后处理装置的上游的废气通道的废气气体呈热传递关系;
空气供应系统,其与燃烧器流体连通,并且包括被置于燃烧器上游的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包括泵机构、选择性地将转矩从发动机传递到泵机构的离合器组件以及选择性地驱动泵机构的马达;以及
控制模块,其与离合器组件和马达连通,控制模块基于空气压缩机的功率需求和马达的预定输出率阈值的比较而选择性地将空气压缩机在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在第一操作模式中,离合器组件将转矩从发动机传递到泵机构,在第二操作模式中,马达驱动泵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空气压缩机的功率需求基于车辆的操作条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空气压缩机的功率需求基于废气后处理装置的操作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马达是压缩机专用马达。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马达被置于压缩机的壳体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废气后处理系统,其中,马达包括定子,定子围绕泵机构的轴的至少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汽车经营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汽车经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18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