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计算机网络使用以太网环保护交换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6326.3 | 申请日: | 2014-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6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普拉文·高海特;萨姆尔·萨拉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科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晓冬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网络 使用 以太网 环保 交换 | ||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路由设备与远程路由设备在G.8032协议以太网网络环中建立虚拟信道。第一路由设备和远程路由设备各自被链接到具有到核心网的第2层连接的多归属路由设备。该多归属路由设备未被以G.8032协议配置。第一路由设备对从第一路由设备到多归属路由设备的链路状态进行识别。基于所识别的第一路由设备的链路状态,控制第一路由设备到核心网的第2层连接。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月29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3/752,925在35U.S.C.§120下的优先权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被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计算机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对计算机网络使用以太网环保护交换。
背景技术
在针对基于服务提供商的第2层虚拟专用网络(L2VPN)服务的接入链路和节点冗余中,客户一般期望类似于第3层VPN服务的弹性站点多归属接入能力。然而,由于潜在的以太网帧回路状况,L2VPN技术中的冗余与第3层VPN技术相比更加复杂。
避免回路状况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应用生成树协议。然而,生成树协议在扩展性方面存在问题,并且如果生成树协议被错误配置,也可能导致回路状况。此外,生成树协议一般在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的“顶部(over the top)”运行,因而服务提供商对该解决方案被启用并且正确工作不能进行控制或者不可见。
发明内容
可结合附图通过参照下面的描述来更好的理解本文的实施例,其中,相似的参考标号指示等同地或功能上类似的要素,其中:
图1描绘了示意性示出基于ITU-T建议G.8032的以太网环的框图。
图2根据说明性实施例,描绘了示意性示出用于将节点连接到以太网环的技术的框图;
图3是以装置的示例形式的机器的简化框图,在该机器中,为使得机器执行本文所讨论的方法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指令集可以被运行;以及
图4-图6描绘了用于在以太网环中为网络连接提供冗余机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提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公开可以无需这些具体细节而被实施,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第一路由设备与远程路由设备在G.8032协议以太网网络环中建立虚拟信道。第一路由设备和远程路由设备每个被链接到具有到核心网的第2层连接的多归属路由设备。多归属路由设备未被配置有G.8032协议。第一路由设备对从第一路由设备到多归属路由设备的链路状态进行识别。基于第一路由设备的所识别的链路状态来控制第一路由设备到核心网的第2层连接。
ITU-T SG15/Q9建议G.8032(2008年2月)描述了以太网环中的保护交换。参照图1,以太网环是以太网网络,该以太网网络包括以封闭的回路拓扑连接到一起的节点4和链路6。环的链路6之一通常被指派为环保护链路(RPL),并且在环的正常操作期间通过在该链路上放置信道阻塞(channel block)而被禁用。通常,通信阻塞8被施加于RPL的一端处的节点处,该节点然后可被称为RPL所有者。信道阻塞8例如可以包括防止环的分组通过托管RPL的端口被转发的策略。利用这样的信道阻塞,确保环无回路,并且常规的以太网MAC监听和路径计算可以被用来在环的每个节点中计算并且设置适当的转发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科技术公司,未经思科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6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