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电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4344.8 | 申请日: | 2014-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3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晴久;上田有希;西海雅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3/30;H01B3/42;H01B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电线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绝缘层、且耐热性及耐磨损性优异的绝缘电线,上述绝缘层具有低相对介电常数。本发明是一种绝缘电线,其具有导体(A)和在所述导体(A)的外周形成的绝缘层(B),其特征在于,绝缘层(B)由包含氟树脂(II)和相对介电常数为3.0~4.0的树脂(I)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电线。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机器人中使用的电线及电动机中使用的线圈用的绕组,要求优异的绝缘性。另外,近年来,高电压/大电流化的趋势正在加速,为了防止部分放电所导致的绝缘层的劣化,需要具有相对介电常数低的绝缘层的电线和线圈。此外,对于汽车所装载的电动机线圈用的绕组,要求高耐热性及优异的耐磨损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电线的特性而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如下所述提出了使用两种以上树脂来形成绝缘层而成的电线。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绝缘电线,该绝缘电线设置有覆膜厚度为0.2mm以下的薄壁绝缘被覆层,该薄壁绝缘被覆层是利用聚醚醚酮树脂90~50重量%和聚醚酰亚胺树脂10~50重量%的树脂混和物而得到的。
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树脂被覆电线/电缆,该树脂被覆电线/电缆是在导体上挤出被覆聚醚醚酮树脂而成的电线/线缆,其中,在导体与聚醚醚酮树脂被覆层之间形成了氟树脂层。
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具有绝缘层的绝缘电线,该绝缘层是对选自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酯酰亚胺树脂及H级聚酯树脂中的一种以上的树脂、和选自氟树脂及聚砜树脂中的一种以上的树脂的混合树脂进行涂布、烧制而形成的。
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绝缘电线,该绝缘电线具有第1被覆层和第2被覆层,该第1被覆层是在紧邻导体上形成树脂组合物而成的,该树脂组合物是在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上接枝聚合接枝性化合物而成的;该第2被覆层是在紧邻第1被覆层上形成作为聚合物合金的树脂组合物而成的,该聚合物合金包含聚苯硫醚树脂和聚酰胺树脂。
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一种具有绝缘层的绝缘电线,该绝缘层包含混配了聚醚砜树脂和选自聚苯硫醚树脂及聚醚醚酮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结晶性树脂的聚合物合金,聚醚砜树脂与结晶性树脂的重量比在50:50~90:10的范围内。
在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一种具有树脂层的绝缘电线,该树脂层是对将聚酰胺酰亚胺或聚酯酰亚胺与聚苯醚以60:40~95:5的比例(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树脂进行涂布、烧制而形成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25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72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67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6548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12338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1595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应汽车、机器人中使用的设备以及电动机的小型化和高输出功率化的要求,在此所使用的电线和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密度也趋于变大,并且绕组的密度也趋于升高,因而正在寻求一种具有以往的电线无法实现的高性能的电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绝缘层、且耐热性及耐磨损性优异的绝缘电线,上述绝缘层具有低相对介电常数。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4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式重力冲击实验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航天器用热敏电阻热响应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