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炉窑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1367.8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谢清;谢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清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景玲 |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酒***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炉 蓄热 烟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炉窑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炼钢、炼铁、火力发电等工业锅炉和供暖生活锅炉设备耗能高,热传导和热转换条件不够,锅炉本体不能充分吸收烟气的热量,热效率低,导致大量的热能排放到空气中,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率高、节能环保的工业炉窑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炉窑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密闭式壳体,所述壳体上方设有蓄热器,所述壳体顶部设有余热烟气进口通道,所述壳体下部侧壁上设有废气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余热交换柱,所述余热交换柱的顶端与余热烟气进口通道相连通,所述余热交换柱还与蓄热器连接,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尘降室。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交换柱通过热导管与蓄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交换柱的下端比废气出口的位置低。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交换柱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内装有水。
进一步地,所述尘降室的底部设有除尘门。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余热交换柱将锅炉烟气中的热量不断地储存到蓄热器中,可直接投入生产或者供暖,能回收锅炉烟气中70%的热量,节能3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率高。其次,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底部设有尘降室,锅炉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不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另外,本实用新型余热交换柱的下端比废气出口的位置低,烟气通过余热交换柱后在壳体内继续上升后才能从废气出口排出,在上升的过程中,烟气包裹在余热交换柱的外壁上,二次吸收烟气中的热量。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炼钢、炼铁、火力发电等工业锅炉和供暖生活锅炉设备中,节能环保,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余热交换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壳体;2、余热烟气进口通道;3、废气出口;4、余热交换柱;5、蓄热器;6、尘降室;7、热导管;8、除尘门;9、内筒;10、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工业炉窑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密闭式壳体1,壳体1上方设有蓄热器5,壳体1顶部设有余热烟气进口通道2,壳体1下部侧壁上设有废气出口3,壳体1内设有多个余热交换柱4,余热交换柱4的顶端与余热烟气进口通道2相连通,余热交换柱4还通过热导管7与蓄热器5连接,余热交换柱4的下端比废气出口3的位置低,余热交换柱4包括内筒9和外筒10,内筒9内装有水,外筒10为余热烟气通道,壳体1底部设有尘降室6,尘降室6的底部设有除尘门8。
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余热烟气进口通道2与锅炉高温烟气排出通道连接,锅炉高温烟气通过余热烟气进口通道2进入到余热交换柱4的外筒10内,锅炉高温烟气的热量被余热交换柱4内筒9中的水吸收,余热交换柱4吸收的热量通过热导管7储存在蓄热器5中,锅炉高温烟气经过余热交换柱4的外筒10后在密闭式壳体1内继续上升一段高度后从废气出口3排出,在上升的过程中,烟气包裹在余热交换柱4的外壁上,余热交换柱4二次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另外,锅炉高温烟气中的大颗粒物和粉尘降落到尘降室6内,在需要将尘降室6内的大颗粒物和粉尘清除时,打开尘降室6底部的除尘门8即可清除。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次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余热回收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清,未经谢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1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字符串匹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报警安全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