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8出头圆形音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56085.9 | 申请日: | 2014-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律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头 圆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8出头圆形音圈。
背景技术
音圈是依骨架材料整齐缠绕排列的供扬声器使用的漆包线线圈,是扬声器的驱动部件,组装在扬声器的中心部位,是扬声器的重要组件之一。当交变音频电流通过音圈时,使音圈产生随音频变化的交变电流,切割磁力线产生机械振动,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
传统的圆形音圈由一条漆包线绕成,所以有两条引出的极性,工作效率低、功率高,性能一般,难以达到较高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耗更低,在同一输入功率下效率更高,音质更好,可以满足电声行业较高技术要求的8出头圆形音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8出头圆形音圈,包括一骨架,所述骨架上整齐缠绕有漆包线,所述漆包线缠绕有四层,每层漆包线均有两头引线,两头引线的头部互相交错,所述骨架的圆弧面上分别焊接有8条棉丝线,每一引线的上端均焊接1条棉丝线,所述骨架的总体高度为18±0.3mm,所述骨架的漆包线下端安装卷幅,所述卷幅的高度为5.0±0.3mm,骨架与卷幅的中间处设有两个通孔,通孔的孔径为2mm,所述卷幅的外圈的最大直径为17.5mm,每组漆包线的出线高同反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三组锦丝线下沿距底11.5±0.3mm,二、四组锦丝线下沿距底12.5±3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棉丝线由三股耐热单纤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漆包线的线长为50±5mm,所述通孔下沿距底7.5±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圆形2分头音圈产品,功耗更低,在同一输入功率下效率更高,音质更好,可以满足电声行业较高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音圈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8出头圆形音圈,包括一骨架,所述骨架1上整齐缠绕有漆包线2,所述漆包线2缠绕有四层,每层漆包线2均有两头引线,两头引线的头部互相交错,所述骨架1的圆弧面上分别焊接有8条棉丝线3,每一引线的上端均焊接1条棉丝线3,所述骨架1的总体高度为18±0.3mm,所述骨架1的漆包线2下端安装卷幅5,所述卷幅5的高度为5.0±0.3mm,骨架1与卷幅5的中间处设有两个通孔4,通孔4的孔径为2mm,所述卷幅5的外圈的最大直径为17.5mm,每组漆包线2的出线高同反向,音频电流通过锦丝线使音圈工作。
其中,一、三组锦丝线3下沿距底11.5±0.3mm,二、四组锦丝线3下沿距底12.5±3mm;棉丝线3由三股耐热单纤材料制成;漆包线2的线长为50±5mm,所述通孔下沿距底7.5±0.3mm。在理线工位将漆包线分三段作拆分处理,使原本只能有2头引线的音圈具有8个分头,实现8分头音圈产品的目的。
作业流程:套骨架-绕线-理线-补强-干燥-焊接-干燥-定型-脱模检查-测试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圆形2分头音圈产品,功耗更低,在同一输入功率下效率更高,音质更好,可以满足电声行业较高的技术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6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大后腔的硅电容麦克风
- 下一篇: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听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