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50935.4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3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唐丹莉;干天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孙向民;董彬 |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筷。
背景技术
筷子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用的工具,但成人使用的筷子长度较长,儿童使用时握持十分不方便,不但进食不便,甚至会戳伤自己或他人。现有的儿童筷缩短了筷体的长度,但儿童使用起来握持方式不正确,仍然难以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并且,在孩子使用调羹喝汤时,汤内的碎骨、鱼刺或其他杂物容易误食,造成气管划伤等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筷,该儿童筷能够规范儿童握持筷子的方式,并且方便儿童喝汤,避免汤中硬物对口腔及气管的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筷,所述儿童筷包括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所述第一筷体上设有第一指环、第二指环,所述第二筷体上设有第三指环;所述第一指环能够套设于食指上,所述第二指环能够套设于中指上,所述第三指环能够套设于大拇指上;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筷体的两端和/或第二筷体的两端为镂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儿童筷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能够包覆于所述第一筷体的一端,另一端能够包覆于所述第二筷体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镂空结构为多孔的莲蓬头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筷体和/或第二筷体为棱柱。
优选地,所述棱柱为三棱柱或四棱柱。
优选地,所述第一筷体和/或第二筷体的径截面自筷尾至筷头逐渐减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筷包括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在第一筷体上设第一指环、第二指环,在第二筷体上设第三指环;当儿童使用时,可将食指伸入第一指环、中指伸入第二指环以及大拇指伸入第三指环,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儿童是手指一直限定在正确的握持筷体的位置上,夹持饭菜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将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设计成中空结构,并在第一筷体的两端和/或第二筷体的两端加设镂空结构,这样儿童在喝汤时可以从一端吸食,另一端的镂空结构能够过滤掉汤中的硬物,避免了其对口腔或气管的划伤,保证了儿童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儿童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指环 2-第二指环
3-第三指环 5-镂空结构
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筷,儿童筷包括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第一筷体上设有第一指环1、第二指环2,第二筷体上设有第三指环3;第一指环1能够套设于食指上,第二指环2能够套设于中指上,第三指环3能够套设于大拇指上;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且第一筷体的两端和/或第二筷体的两端为镂空结构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儿童使用时,可将食指伸入第一指环1、中指伸入第二指环2以及大拇指伸入第三指环3,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儿童是手指一直限定在正确的握持筷体的位置上,夹持饭菜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将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设计成中空结构,并在第一筷体的两端和/或第二筷体的两端加设镂空结构5,这样儿童在喝汤时可以从一端吸食,另一端的镂空结构5能够过滤掉汤中的硬物,避免了其对口腔或气管的划伤,保证了儿童的人身安全。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该儿童筷配对使用,不会零散导致丢失,优选地,该儿童筷包括连接件6,连接件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上。进一步地,当儿童需要喝汤时,需要单独使用第一筷体或者第二筷体,因此将连接件6与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的连接方式均设置为可拆卸式连接。这样,儿童夹持饭菜时,将连接件6连接使用;儿童喝汤时,将连接的第一块体或第二筷体拆卸下来,单独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0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