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基板刷磨机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42152.1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添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添枝 |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板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印刷基板刷磨机构造,尤指一种可自动侦测印刷基板厚度,并同步调整刷压及自动升降控制背压轮位置的自动调压刷磨机构造,特别适用于厚薄板生产的刷磨机或其他类似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于制程中包括至少于绝缘基板的一面贴附上铜箔以形成光阻层,接着进行光阻层的曝光及显影、再蚀刻光阻层所曝露的铜箔、光阻层的移除、铜箔的微蚀刻、水洗等步骤。然而于上述铜箔上形成光阻层的情形下,铜箔的厚度会产生不平均,因此将使所形成的导电通路的导线其厚度也是不均的。再者,在铜箔的表面上通常会形成一层氧化层,因而造成所得到作为导电通路的导线其导电性会不均匀。而任何附着在铜箔上的污染处将使光阻层的附着强度变小,不佳的附着当于蚀刻制程中将造成部份光阻层剥落,结果会造成光阻层下方的铜箔产生侧向蚀刻,导致作为导电通路的导线宽度不足。
故,在铜箔上形成光阻剂前所进行的抛光研磨制程,对印刷电路基板的质量极具影响性。
是以,如何发展一种功能性强、实用性佳的印刷基板研磨装置,乃有其市场的需求,亦为相关业者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在提供一种印刷基板刷磨机构造,具特制的气压式压制轮设计,夹板力强且夹持力微调容易,同时配备有高精度伺服系统可自动同步调整自动升降背压轮高度以刷磨夹压,借以提升研磨力并确保刷板质量,不仅适合厚薄板的生产,且零组件组装保养简易、价格低廉。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基板刷磨机构造,是由一基座、一位于下方的第一滚轴组及一位于上方的第二滚轴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一基座,为一架体结构,用以装置各组件,且该基座两端部分别设有一投料口及一出料口,并于该投、出料口处延伸有一输送台,输送台上则枢设有多个供载送工作件的传送轮组,而该邻近投料口处的轮组上方则设有一自动计算工件厚度的板厚侦测设备;
一第一滚轴组,为由多个呈水平排列地枢设于基座内部投、出料口间的圆柱状滚轴所组 成,而该滚轴则包含有至少一研磨轮与背压轮以及多个输送滚轮,并利用动力输出组件通过传动机构的连结而驱动该些滚轴;
一第二滚轴组,同为多个呈水平排列的圆柱状滚轴所组成,且相对应地设于第一滚轴组上方,其切平面则与输送台传送轮组平齐地形成一输送面,而该滚轴组亦包含有至少一研磨轮与自动侦测调整升降的背压轮以及个多个压制轮,又该研磨轮为对应于第一滚轴组的背压轮,该背压轮则对应于第一滚轴组的研磨轮设置,并同样利用动力输出组件通过传动机构的连结而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增益,在于利用以上所述构造以达到自动同步调整刷压进行印刷基板的磨研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由以下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进一步充份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刷磨机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刷磨机的上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刷磨机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刷磨机另侧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滚轴组的上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滚轴组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附图1、图2、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印刷基板刷磨机构造,主要是由一基座10、一第一滚轴组20以及一第二滚轴组30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基座10,为一架体结构,用以装置各组件,并于前、后两端部分别设有一投料口11及一出料口12,且于该投料口11、出料口12处各延伸有一输送台13、14,输送台上则枢设有多个供载送工作件的传送轮组15,另于邻近投料口11处的轮组上方则设有一自动计算工件厚度的板厚侦测设备16,而该板厚侦测设备16为利用偏心连杆原理,搭配译码器精确计算出工件厚度数据,并由控制台17依据板厚侦测数据,搭载伺服马达精准控制第二滚轴组30上的背压轮自动升降到达所需板厚位置,整体利用控制台17统合处理,用以配合整个自动化研磨程序的作动控制。
第一滚轴组20,为由多个呈水平排列枢设于基座10内部投料口11、出料口12间的圆柱 状滚轴所组成,而该些滚轴则包含有至少一下研磨轮21与下背压轮22以及多个输送滚轮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添枝,未经谢添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2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