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导流槽的导尿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9551.2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华;林日富;陈毅;刘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57 | 代理人: | 阎蕊香;王锁林 |
| 地址: | 52409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导流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导流槽的导尿管,该导尿管的临床应用时,能够避免传统导尿管在留置期间因尿道分泌物阻滞导致尿道发生感染的风险。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
目前,通过导尿术建立人工导流通道是手术和治疗时导尿、引流最有效,最成熟,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导尿管是导尿术中的关键手术器械。
临床应用时,导尿管是通过尿道插入膀胱内导流尿液的。人体尿道粘膜内部有很多腺体会产生分泌物。特别是在尿道有异物(导尿管)插入刺激时腺体的这种分泌活动会加强。
传统的导尿管表面平滑,插入时同尿道紧密贴合,使得尿道分泌物无法流动、排出,往往导致发生尿道炎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临床使用上存在的不足,特别是由于插入尿道的导尿管与尿道紧密贴合阻止了尿道分泌物的流出直接导致尿道炎症发生几率增加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流槽的导尿管。该具有导流槽的导尿管插入尿道后,导流槽能为导尿管与尿道壁之间的尿道分泌物提供流出通道,避免尿道分泌物阻滞,以降低尿道发生感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流槽的导尿管是现有导尿管的改进产品。该具有外导流槽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的管身,其特征在于,该管身的外壁纵向设置若干导流槽;在使用留置期间该导流槽作为尿道分泌物的流出通道,保持尿道分泌物顺畅流出体外,避免尿道感染。
实际设计中,所述导尿管的管身的外壁纵向设置3-12个导流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所述导流槽的深度为0.2-0.6 mm。
在使用留置期间,为了保证尿道分泌物顺畅流出体外,所述导流槽的凹槽面设计成为圆弧面。优选方案中,所述导流槽的凹槽面为圆弧面,相临导流槽之间通过外凸的圆弧面平滑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现有硅胶导尿管时,其管身的外壁纵向设置若干导流槽,在管身的外表面最好进一步设置一层有机硅膜层,以有效改变现有硅胶导尿管表面的物流接触性能。同时硅胶导尿管的球囊的外表面、排液和注液接头的外表面也均覆盖一层有机硅膜层。所述有机硅膜层的厚度为5-20μm。
本实用新型导尿管临床使用时同普通导尿管操作无任何差别。由于本实用新型导尿管在其管身的外壁设置有纵向导流槽,插入尿道的导尿管在使用留置期间,这些导流槽为导尿管与尿道壁之间的尿道分泌物提供了顺畅的流出通道,避免了分泌物阻滞,从而有效降低了尿道发生感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硅胶导尿管表面覆盖有机硅膜层,有效改变了现有硅胶导尿管表面的物流接触性能,降低了表面摩擦系数和尘埃吸附性能,表面触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使用的舒适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示意图;
图2为图1导尿管实施例1管身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硅胶导尿管实施例2管身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实施例1具有导流槽的导尿管主要结构于同传统导尿管产品,主要包括管身2,连接于该管身2一端的排液和注液接头1,位于该管身2插入端的排液孔4,以及该排液孔4内侧的球囊3;在导尿管的管身2外壁纵向分布12个导流槽21。图1中,排液孔4所在的管身部分外壁纵向也设置有12个导流槽;11为排液腔,12为注液腔。所述导流槽21的深度为0.35 mm。
在使用留置期间,为了保证尿道分泌物顺畅流出体外,所述导流槽21的凹槽面设计为圆弧面,相临导流槽之间通过外凸的圆柱面平滑连接。这种设计,不仅使插管的舒适性改善,更重要的是在使用留置期间该导流槽21能提供尿道分泌物的流动、排出通道,始终保持尿道分泌物顺畅流出体外,避免尿道感染。
当本实用新型构思用于改进现有硅胶导尿管时,提供实施例2具有外导流槽的硅胶导尿管,主要结构于同实施例1。如图3,实施例2硅胶导尿管管身的外壁纵向分布12个导流槽21,导流槽的深度为0.5mm;同时该管身的外表面还设置一层有机硅膜层22;图3中11为排液腔,12为注液腔。同时在硅胶导尿管的球囊的外表面、排液和注液接头的外表面也覆盖一层有机硅膜层。有机硅膜层可以有效改变现有硅胶导尿管表面的物流接触性能,有机硅膜层的厚度在5-20μm之间选择。
硅胶导尿管表面的有机硅膜层可以采用以下表面处理方法实施。该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首先将四甲基聚硅氧烷、聚甲基氢硅氧烷及氨基硅油等放入乳化釜内加热到80-120℃,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硅油乳化剂、催化剂和去离子水搅拌乳化、分散制成粒径50-100nm的有机硅乳液;降温到40-60℃静置,再降至常温得处理液;(2)、将该处理液加压喷涂到硅胶导尿管的外表面(包括管身、球囊、排液和注液接头各部分的外表面);然后于135-165℃下烘烤,固结后形成有机硅膜层。该有机硅膜层的设置能有效改变现有硅胶导尿管表面的物流接触性能,降低表面摩擦系数和尘埃吸附性能,明显改善表面触感,提高患者临床使用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9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管介入术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口腔插管中使用的抗咬牙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