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8258.4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宁共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护套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电缆,属于纳米材料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指其结构单元的尺寸介于1纳米到100纳米范围之间,由于它的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的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使得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因此其所表现的特性,例如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纳米材料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纳米碳酸钙是最早开发的无机纳米材料之一,它作为一种优质填料和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造纸、涂料、油墨、医药等许多领域,一般意义上的电线电缆护套的抗拉伸强度差、抗撕裂强度和硬度低、定伸应力极小,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新型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缆,能够改善混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电线电缆护套的生产成本,满足电线电缆护套的性能要求,以此满足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缆,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动力线芯半导电层、地线芯导体、地线芯半导电层、半导电填充和护套;所述护套设置在整体的最外层;所述半导电填充设置在整体的中心,并且位于动力线芯半导电层与地线芯半导电层围成的缝隙之间;所诉地线芯导体设置在半导电填充的下侧;所述地线芯半导电层设置在地线芯导体的外侧,并且与地线芯导体形成地线;所述动力线芯导体设置在半导电填充的上侧和左右侧;所述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设置在动力线芯导体的外侧;所述动力线芯半导电层设置在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外侧,并且与地线芯半导电层呈口字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护套采用纳米CaCO3材料代替普通碳酸钙制作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半导电填充以纳米CaCO3材料填充,并且与地线芯半导电层以及动力线芯半导电层中心形成口字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动力线芯半导电层与半导电填充中心形成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纳米CaCO3不仅可以起到增白扩容,降低成本的作用,还具有补强作用,用于护套中,半导体填充基体的作用性能与普通等无机填料不一样,与基体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能力,同真正的纳米微粒也不一样,没有小尺寸效应和量子效应,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有增韧增强性质的表现,随纳米CaCO3用量的增加,胶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CaCO3用量的增加,撕裂强度和硬度都是增大的,并且撕裂强度超过了国家标准,硬度在60~75之间,符合电线电缆的应用标准,可见,纳米CaCO3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材料的性能,随着填料用量的增加,胶料的粘度也是逐渐增加的,胶料的定伸应力也增加,纳米CaCO3是一种CM橡胶的优质绿色环保填料,能够有效的改善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且用量可达80份之多,使配方成本大大降低,该种新型电缆能够改善混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电线电缆护套的生产成本,满足电线电缆护套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中:1-动力线芯导体、2-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3-动力线芯半导电层、4-地线芯导体、5-地线芯半导电层、6-半导电填充、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亲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电缆,包括动力线芯导体1、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2、动力线芯半导电层3、地线芯导体4、地线芯半导电层5、半导电填充6和护套7;所述护套7设置在整体的最外层;所述半导电填充6设置在动力线芯半导电层3与地线芯半导电层5围成的缝隙之间;所述地线芯导体4设置在半导电填充6的一端;所述地线芯半导电层5设置在地线芯导体4的外侧且与地线芯导体4形成地线;所述动力线芯导体1设置在半导电填充6一侧;所述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2设置在动力线芯导体1的外表面;所述动力线芯半导电层3设置在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2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宁共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宁共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82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电线
- 下一篇:仪器仪表旋转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