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0203.9 | 申请日: | 2014-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9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全;辛恩兰;刘长利;李树鑫;翟洪海;宋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华泰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 地址: | 30030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无土栽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占用的土地面积的扩大,用于农用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而人口也不断的扩大。无土栽培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是在培养槽内放入培养液,将培养植物种植上去,但培养液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往往要不断的向里面添加。而且培养液大多是经过稀释调配的,存在浓度不均的问题,培养液中养分多的地方植物生长状况好,反而培养液中养分少的地方植物生长状况就不好,时间久了,差异化生长现象会越来越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能够避免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支架和培养槽,培养槽设于支架上,所述培养槽的两端连通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包括主干管、立管和连接管,立管设于支架的四个边角处,立管与主干管相互垂直,连接管连接于立管和培养槽之间,支架两端均设有一个主干管,主干管连接于立管的底端,主干管中间任意一处设有泵体,培养槽上端设有均布若干通孔的支撑板。通孔内插有培养植物。
进一步,所述支架设有四层,每层并排设有两个培养槽,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进一步,所述立管与主干管之间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安装拆卸方便。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连接于培养槽的靠上端处。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进一步,所述立管高于最上层的培养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让营养液循环流动,使培养植物能够充分吸收营养液中的养分,避免差异化生长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所述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管;2-连接管;3-培养槽;4-支架;5-主干管;6-支撑板;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循环液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支架4和培养槽3,培养槽3设于支架4上,支架4设有四层,每层并排设有两个培养槽3。
培养槽3的两端连通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包括主干管5、立管1和连接管2,立管1设于支架4的四个边角处,立管1与主干管5相互垂直,连接管2连接于立管1和培养槽3之间,支架4两端均设有一个主干管5,主干管5连接于立管1的底端,立管1与主干管5之间通过三通管件连接。连接管2为软管,连接于每层培养槽3的靠上端处。立管1高于最上层的培养槽3。主干管5中间任意一处设有泵体。
培养槽3上端设有均布若干通孔7的支撑板6,支撑板6的长宽尺寸与培养槽3相当,通孔7内插有培养植物。
使用时,培养槽3内充满培养液,铺上支撑板6,将培养植物插入支撑板6的通孔7中,运转泵体,使培养槽3内的培养液通过循环管路循环流动,使培养植物充分吸收培养液中的养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华泰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天津市华泰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02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豆芽机
- 下一篇:一种植物自动浇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