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27069.7 | 申请日: | 2014-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1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汝捷;魏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047 | 分类号: | F25B1/047;F25B4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021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制冷系统大多采用氟利昂做为制冷剂,而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为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减少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人们正积极寻找环境友好型工质来替代氟利昂。氨作为一种天然工质,其具有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大、制冷效率高和价格低廉的优点。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和温室效应潜能值(WGP)值均为0,但氨具有强烈刺激性,对人体有危害性,具可燃性,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性,因此要求压缩机有较好的密封性。
国内采用的低温冷库大多是把制冷剂直接通过管道引到冷库内的冷风机或排管,使制冷剂在冷库内的冷风机或排管内蒸发吸热,从而是冷库降温。这种制冷方式在运行时,系统内部要充注大量的制冷剂(氟利昂或氨)。氟利昂制冷剂因对环境破坏而逐步被禁止使用,氨作为制冷剂在使用中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要求比较高,因为氨对人体有毒,具有易燃烧和爆炸的理化性质。
盐水溶液可以被当作载冷剂输送到冷库对物品进行冷却,但是由于盐水的效率低、单位容积载冷量较小,所以很少有低温冷库用盐水做载冷剂来冷冻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效果好且环境友好的制冷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冷系统,包括螺杆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油冷却器、经济器、冷凝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储罐和控制系统,所述螺杆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经济器、冷凝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依次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与螺杆压缩机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油冷却器设置于冷凝器的一侧,所述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和螺杆压缩机依次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经济器与螺杆压缩机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储罐设有出气口、回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进液管道与冷凝蒸发器连接,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冷凝蒸发器连接,所述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道,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螺杆压缩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经济器、冷凝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和储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压缩机为氨用螺杆压缩机,所述冷凝蒸发器为满液式冷凝蒸发器。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罐为二氧化碳储罐。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与经济器之间还设有干燥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蒸发器为板壳式冷凝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储罐的管道连接,设计第一管道为制冷剂线路、储罐的管道连接为载冷剂线路,制冷剂线路与载冷剂线路相对独立设计,制冷剂对载冷剂进行冷却,冷却后的载冷剂通过管道输出,由载冷剂对冷库进行制冷,避免氨气等具有有毒性质的制冷剂与冷库系统连通,从而避免对冷库操作人员产生不利影响;
(2)第一管道(制冷剂线路)中的制冷剂仅在第一管道内进行循环,不通过管道流转到冷库侧,一方面可以减少整个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充注量,另一方面使冷库侧没有毒制冷剂存在,避免冷库侧存在的有毒制冷剂泄漏产生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标号说明:
1、螺杆压缩机;2、油分离器;3、冷凝器;4、油冷却器;5、经济器;6、冷凝蒸发器;7、气液分离器;8、储罐;81、出气管道;82、进液管道;83、出液管道;84、回气管道;9、循环泵;10、干燥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第一管道(制冷剂线路)与储罐管道(载冷剂线路)的配合,制冷剂不与外部冷库连通,从而避免有毒性质的制冷剂对冷库侧的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7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