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场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04694.X | 申请日: | 2014-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万发雨;冯超超;王懿泽;安苏生;周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3/02 | 分类号: | G01R3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叶涓涓 |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场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变量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磁场测量装置,更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诊断测试的圆环形磁场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辐射会对正在工作的电子器件或设备产生干扰,电磁兼容要求电子设备不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对其他设备的发射不敏感以及不对自身产生干扰。近年来,随着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磁兼容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不管是电子产品设计者还是消费者都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越来越重视。当前,各种国际以及国内的电磁兼容标准也正在不断的推出和完善,如果一个电子设备不能满足其对应的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就不能进入市场,而一个产品如果不能进入市场,无论它的功能有多好、有多新都是徒劳。
电磁兼容的辐射骚扰测试往往包含两部分:根据标准规定对产品进行测试,检测产品的辐射发射是否超过标准所规定的极限线值;从环境噪声中分离出底噪和干扰源信号,再从整个产品设备上进行干扰源的定位。在对产品进行电磁兼容辐射骚扰测试时,根据标准所规定使用的设备以及天线,不能找出所测设备中干扰源的具体位置,这时往往需要使用近场测试系统进行诊断测量。近场测试系统由于具有探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能力强的优点,并且可以达到对辐射信号进行近场检测,能够区分出印制电路板、电缆和电子模块上的“热点”等效果,最终能确定辐射源的位置和辐射强度。近场测试对于诊断电子线路上各元器件、屏蔽外壳等的泄漏,以及类似电磁干扰源的辐射发射,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近场测试的方法已被证明了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近场测量的装置,但这些测量装置结构复杂,价格也比较昂贵,且有时候频率范围并不符合实际所需要,因此,很有必要根据需要设计一款结构较为简单的近场测试的工具,降低成本,以供实际工作时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场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并能够有效地查找和排除干扰源。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场测量装置,包括圆环形磁场探头,所述圆环形磁场探头包括探头主体与探头主体连接的把柄,所述探头主体包括主体内芯和覆盖在主体内芯外的主体屏蔽层,主体内芯和主体屏蔽层弯曲成圆环形,所述把柄包括把柄内芯和覆盖在把柄内芯外的把柄屏蔽层,所述主体内芯一端与把柄内芯连接,主体内芯另一端与屏蔽层具有连接点以形成短路回路,主体屏蔽层上开有一缝隙,所述把柄远离探头主体的一端焊接有BNC接头。
进一步的,还包括网络矢量分析仪,所述圆环形磁场探头通过BNC接口与网络矢量分析仪的第一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网络矢量分析仪、微带线,所述圆环形磁场探头通过BNC接头与网络矢量分析仪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微带线一端通过SMA接头与网络矢量分析仪的第一端口连接,微带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SMA接头连接负载。
进一步的,所述缝隙设置在主体屏蔽层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缝隙设置在主体屏蔽层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主体和把柄由同轴电缆线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同轴电缆线为50欧半刚性同轴电缆。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主体直径为10mm~50mm。
进一步的,所述缝隙宽度为2mm~3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查找、排除电磁干扰源,可作为电磁骚扰近场测试工具,测量结果较为精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磁场测量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磁场测量装置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提供的磁场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图3提供的磁场测量装置得出的S11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三提供的磁场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采用图5提供的磁场测量装置得出的S21曲线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探头主体,101-主体内芯,102-主体屏蔽层, 3-缝隙,4-连接点,5-把柄,501-把柄内芯,502-把柄屏蔽层,6-BNC接头,7-网络矢量分析仪,701-第一端口,702-第二端口,8-微带线,9-第一SMA接头,10-第二SMA接头,11-匹配负载,12-微带线介质基板,13-同轴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4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相激光刻码验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霍尔旋转探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