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材零件的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99328.X | 申请日: | 2014-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贺和群;张整风;李昊;李厚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11/00 | 分类号: | B23B11/00;B23B21/00;B23B15/00;B23B31/30;B23Q7/0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 地址: | 2140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数控车床 自动化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材零件的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系统,属于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数控车床仅可实现半自动化的生产,尤其是用数控车床加工毛坯料是长棒料的零件时,需要车削一个零件后用割刀进行切断,然后将毛坯材料用人工拉出一段距离再启动机床加工下一个零件,既费时又费力,加工效率低且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下降。
另外,现有的数控车床对长棒料进行加工时,转塔刀架需要根据工序不断转动,每一个工序需要更换刀具时,转塔刀架便要有一个转动的动作;具体如:车端面、车外圆、钻孔等工序时,应用到不同的刀具,则转塔刀架转动至相应刀具,对长棒料进行加工。这种方式使得加工工序中刀具调整的时间较长,耗费工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棒材零件的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系统和自动化加工方法,真正实现数控车床的自动化生产,更大程序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棒材零件的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系统,包括卡盘部分和刀排部分,其特征是:所述刀排部分包括能够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的刀架,刀架上并排设置若干刀位,每个刀位分别安装相应的刀具,在刀架的一端安装机械手;所述卡盘部分位于刀排部分的X轴方向一侧,卡盘部分包括用于夹紧棒料的动力卡盘。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卡盘通过拉杆与油缸连接,油缸通过三位五通液压电磁阀连接液压站。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连接两位五通气动电磁阀,两位五通气动电磁阀连接减压阀,减压阀连接球阀,球阀与进气气源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减压阀两端分别设置过滤器,减压阀输出端设置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卡盘可以采用液压卡盘或气动卡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将加工刀具集中在一个刀排上,由若干刀位组成,实际使用时转塔刀架不需要转动,由刀架进行直线移动,将当前所需刀具移动到位完成各加工工序,大大节省了加工时间;(2)采用动力卡盘和机械手相互配合,机械手可以实现对棒料的取料;避免了人工拉料的费时费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化加工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动力卡盘的液压动力图。
图3为所述刀排的示意图。
图4为所述机械手工作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所述棒材零件的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系统包括刀架1、刀位2、机械手3、两位五通气动电磁阀4、减压阀5、球阀6、过滤器7、压力表8、动力卡盘9、拉杆10、油缸11、三位五通液压电磁阀12、液压站13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卡盘部分和刀排部分,刀排部分包括刀架1,刀架1上并排设置若干刀位2,每个刀位2分别安装相应的刀具,刀架1可以在X轴方和Z轴方向进行移动,使当前工序所需的刀具工作到位;在所述刀架1的一端安装机械手3,机械手3可以夹紧长棒料,机械手3连接两位五通气动电磁阀4,两位五通气动电磁阀4连接减压阀5,减压阀5连接球阀6,球阀6与进气气源连接,在减压阀5两端分别设置过滤器7,减压阀5输出端设置压力表8。
如图2所示,所述卡盘部分位于刀排部分的X轴方向一侧,包括动力卡盘9,动力卡盘9通过拉杆10与油缸11连接,油缸11通过三位五通液压电磁阀12连接液压站13;在使用时,液压站13将液压油由三位五通液压电磁阀12输送至油缸11,通过控制拉杆10实现动力卡盘9的夹紧和松开;
所述动力卡盘9可以采用液压卡盘或气动卡盘。
所述卡盘部分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液压电磁阀的线圈KM1和KM2分别带电时,常开触点分别闭合,分别实现卡盘夹紧指令和卡盘松开指令。
所述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气动电磁阀的线圈KM3和KM4分别带电时,常开触点分别闭合,分别实现机械手夹紧指令和机械手松开指令。
所述棒材零件的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装夹棒料:将棒料装夹在动力卡盘9上;刀架1带动机械手3在Z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使机械手3移动至棒料处,机械手3夹持棒料、并将棒料拉出一定距离,动力卡盘9夹紧棒料后,机械手3松开棒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拓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93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进式静压伺服动力主轴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泡沫铝模具防形变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