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叶片加工的随动尾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97216.0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3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曦;郑成旭;罗兵;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绵竹鑫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23/00 | 分类号: | B23B2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曾晓波 |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加工 随动尾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叶片加工的随动尾座,特别是将小型五轴机床用于大中型模锻叶片加工设计的随动尾座,属于叶片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模锻类型叶片最终产品的定位基准在叶根上。因此目前模锻类型叶片为了减少汽道部分加工的累积误差,加工汽道时采用叶根为定位基准的加工工艺,这样可以减少加工误差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小型五轴设备都是单驱结构使得机床的尾座不能固定叶片的叶冠工艺头,而一般采用中心孔顶紧进行加工。受限于这种装夹方式,小型五轴设备只能加工小型的模锻叶片或方钢类叶片,如果用小型五轴设备的这种中心孔顶紧方式加工大中型模锻叶片,在加工切削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发颤情况,产品表面粗糙度难以保证,另外叶根基准与叶冠中心孔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往往误差会在基准转换时,中心孔相对叶根基准偏移0.5mm以上,使得加工精度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叶片加工的随动尾座,能够将该随动尾座安装于小型五轴加工设备上,以替代小型五轴设备的中心孔顶紧装夹方式,以实现利用小型五轴设备进行大中型模锻叶片的加工,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加工设备的利用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叶片加工的随动尾座,包括转台座和装配于转台座内可绕轴心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外端面设置有用于叶冠定位安装的叶冠固定框架和用于从叶冠端面顶紧的顶杆,所述顶杆沿转盘的轴向可调节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台座和装配于其内的可轴心旋转的转盘来实现尾座的旋转功能,转盘外端面的叶冠固定框架用于叶冠工艺头端部周向定位,而顶杆可以将叶片沿轴向进行顶紧,这种结构使得替代了传统的中心孔顶紧装夹方式,又使得能够对叶片的叶冠工艺头装夹实现大中型模锻叶片加工的装夹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通过轴承可绕轴心转动装配于转台座内。通过轴承设置转动灵活稳定,尾座的可靠性和运行精度得到保证。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转台座、转盘和轴承通过设置于转盘外径上的锁紧盘装配为一整体结构,所述锁紧盘与转盘螺纹连接。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使得能够通过锁紧盘调节整体运转的阻尼,提高尾座的可调节性。
进一步的,所述转台座和转盘的两端部装配面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转台座和转盘间形成密封的油腔,所述轴承位于油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叶冠固定框架所在端的装配面间,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另一端的装配面间,所述第一密封件为O型密封圈,第二密封件为旋转油封。
通过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使形成油腔,用于润滑轴承,提高尾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叶冠固定框架呈“U”型结构,其周向设置有顶紧螺柱。“U”型结构的叶冠固定框架便于叶冠工艺头的定位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加工的随动尾座,所述顶杆通过顶紧调节机构沿转盘的轴向可调节设置,所述顶紧调节机构包括位于转盘内轴向设置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转盘间螺纹连接,调节螺杆的端部与顶杆相接触。通过调节螺杆对顶杆进行推进,使得顶杆相对于工件端面不会产生旋转而损伤工件。
进一步的,所述转台座上固定设置有螺母盖,所述调节螺杆与螺母盖螺纹连接设置于转盘上。调节螺杆通过螺母盖与转台座连接,提高了尾座的可维护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和转盘间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为弹簧等,使得在弹性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弹性力,便于装夹的稳定性和浮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加工的随动尾座,所述转台座、转盘、顶杆和调节螺杆共轴心设置,保证尾座运转的稳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叶片加工的随动尾座构思巧妙、设计合理,通过可旋转设置于转台座上的转盘,辅以转盘端面的叶冠固定框架和顶杆,实现对大中型模锻叶片叶冠工艺头的装夹和顶紧,将该尾座安装于小型五轴加工设备上能够替代其中心孔顶紧的安装方式,使得小型五轴加工设备能够用于大中型模锻叶片加工,装夹的高稳定性有效的消除了叶片加工中的发颤情况,保证产品表面粗糙度,尾座所带来的装夹定位基准的改变使得加工精度得到保证,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尾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绵竹鑫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绵竹鑫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7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孔径粗镗刀
- 下一篇:一种带减速装置的闭环控制伺服驱动电主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