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间隙调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95282.4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7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元;梁创霖;张勋林;钱坤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42 | 分类号: | F16D65/4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 |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制动器 间隙 调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尤其是17.5英寸重卡气压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器。
背景技术
随着重卡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其所用的制动器要求越来越高,气压盘式制动器以其优异的性能正逐步取代鼓式制动器进入重卡市场。作为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关键零部件,间隙调整器的性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现有的适用于17.5英寸气压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器主要依靠摩擦副的相对摩擦力传递力矩,可靠性不高。在几十万次的制动过程中一旦摩擦失效调整器即失去间隙调整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整摩擦片与制动盘刹车间隙,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气压盘式制动器间隙调整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间隙调整器,包括定位销、双头螺杆、芯轴、芯轴垫片、芯体座、弹性垫片、轴用挡圈、拨套、滚珠、衬套、弹簧、单向滚针轴承、锁紧片、卡簧和内花键套筒,所述拨套与衬套分别开有半球形槽,所述滚珠置于半球形槽内,所述单向滚针轴承与内花键套筒的外圆配合,内花键套筒的内花键与芯轴的外花键配合,单向滚针轴承的外圈与衬套过盈配合,所述拨套与芯轴间隙配合,所述衬套与芯轴间隙配合,所述弹簧一端与衬套相抵,另一端与锁紧片相抵,所述卡簧卡紧于芯轴的芯轴槽内,一端与锁紧片相抵,所述芯轴带有内螺纹,双头螺杆带有外螺纹,且两者螺纹配合。
所述芯轴垫片的一端与芯轴相抵,另一端与芯体座相抵。
所述弹性垫片的一端与芯体座相抵,另一端与轴用挡圈的一端相抵,所述轴用挡圈的另一端与拨套及芯轴相抵。
所述定位销与双头螺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调整制动器中制动盘与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其通过滚珠、单向滚针轴承及内外花键传递力矩作用,螺纹调节间隙,避免了摩擦传递力矩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压盘式制动器间隙调整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压盘式制动器间隙调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压盘式制动器间隙调整器,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间隙调整器,包括定位销1、双头螺杆2、芯轴3、芯轴垫片4、芯体座5、弹性垫片6、轴用挡圈7、拨套8、滚珠9、衬套10、弹簧11、单向滚针轴承12、锁紧片13、卡簧14和内花键套筒15,所述拨套8与衬套10分别开有半球形槽8-1、10-1,所述滚珠9置于半球形槽8-1、10-1内,所述单向滚针轴承12与内花键套筒15的外圆配合,内花键套筒15的内花键与芯轴3的外花键3-3配合,单向滚针轴承12的外圈与衬套10过盈配合,所述拨套8与芯轴3间隙配合,所述衬套10与芯轴3间隙配合,所述弹簧11一端与衬套10相抵,另一端与锁紧片13相抵,所述卡簧14卡紧于芯轴3的芯轴槽3-2内,一端与锁紧片13相抵,所述芯轴3带有内螺纹3-1,双头螺杆2带有外螺纹2-1,且两者螺纹配合。
如图1、2所示,所述芯轴垫片4的一端与芯轴3相抵,另一端与芯体座5相抵。
如图1、2所示,所述弹性垫片6的一端与芯体座5相抵,另一端与轴用挡圈7的一端相抵,所述轴用挡圈7的另一端与拨套8及芯轴3相抵。
如图1、3所示,所述定位销1与双头螺杆2固定连接。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功能实现过程如下: 当摩擦片与制动盘间存在间隙时,摇臂带动拨套8转动,拨套8与衬套10之间由滚珠9传递力矩,衬套10随拨套8转动; 单向滚针轴承12外圈与衬套10过盈配合,内圈与芯轴3内外花键配合,芯轴3受衬套10传递的力矩作用; 芯轴3与双头螺杆2螺纹配合,两者相对移动,从而双头螺杆2伸出减小摩擦片与制动盘间间隙; 只要摩擦片与制动盘间存在间隙,上述过程就会进行,直至间隙消失,间隙调节过程完成。 如图2所示,单向滚针轴承12只有一个方向能够传递力矩作用,若另一方向受到力矩作用,则无法传递至芯轴3。 如图1、2、3所示,弹簧11起限制传递的力的作用,若力过大,则衬套10与单向滚针轴承12会向弹簧11侧移动,从而在滚珠9处打滑,拨套8的力矩无法传递至衬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5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阻尼、变刚度背部隔振器
- 下一篇:用于汽车、拖拉机的离合器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