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安全帽的控制中枢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95075.9 | 申请日: | 2014-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5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燕;夏伟涛;李平锋;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威格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2B3/30 | 分类号: | A42B3/30 |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 地址: | 528253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安全帽 控制 中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的智能安全帽的控制中枢。
背景技术
随着管理的要求,工人现场作业的电子化与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有部分公司提出了智能安全帽的概念,它是将摄像头与拾音设备及视频音频信号无线发射装置连接,实现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实时传输,可实现对作业人员全方位的监护,从而避免因监护不到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262099.3,名称为基于无线WIFI音视频通信技术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能够挂在全方位安全带上的辅助肩包和终端机,所述安全帽本体上设有麦克风、摄像头和耳机,所述辅助肩包包括至少两条系带,所述两条系带固定在全方位安全带上,所述辅助肩包内设有控制盒,控制盒内设有主控制器和无线WIFI传输模块,所述麦克风和摄像头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无线WIFI传输模块双向通信,所述无线WIFI传输模块与无线路由器双向通信,所述无线路由器与终端机双向通信,所述主控制器还与耳机连接。此专利结构控制盒设置在辅助肩包,一线作业人员在作业的同时还要另外背负辅助肩包才能实现对智能安全帽的功能附件的控制,携带和控制都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智能安全帽的控制中枢。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安全帽的控制中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安全帽本体侧部的控制中枢外壳、控制中枢外壳内设置的喇叭音腔、电路板、功能控制面板和按钮,电路板固定在喇叭音腔上,功能控制面板和按钮与电路板连接,安全帽本体上设置有通向喇叭音腔的音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安全帽本体的侧部设置有与控制中枢外壳对应的连接定位部,连接定位部内设置有安装喇叭音腔的嵌槽。
所述控制中枢外壳的端面设置容功能控制面板的按键通过的槽孔,控制中枢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容按钮穿过的按键孔。
所述连接定位部的嵌槽底部分布有若干根螺柱,喇叭音腔通过紧固件固定于螺柱上,并与嵌槽的底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使喇叭音腔的声音能够通过该间隔完整的通过音孔,避免喇叭发出的声音进入安全帽后失真。
所述安全帽主体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翻边,分别形成前、后遮阳板,与控制中枢外壳对应的连接定位部位于前、后遮阳板之间,并在连接定位部的嵌槽侧缘设置有过渡凸边,该过渡凸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全帽本体的后遮阳板和前遮阳板边缘。
所述控制中枢外壳及与控制中枢外壳对应的连接定位部的侧部分别设置有开口,用于从安全帽的后部引入导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控制中枢设置在安全帽上,无需另外携带相关的控制设备,将用户的双手解放出来;而且通过对喇叭音腔、电路板、功 能控制面板和按钮的合理的分层布局设计,大大缩减了控制中枢的体积,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拆装维护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中枢兼容有喇叭播放功能,通过在安全帽的侧部设置音孔,使播放的声音能完全透过安全帽进入人的耳朵,音效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安全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中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中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全帽主体1-1、音孔1-2、连接定位部1-21、嵌槽1-22、螺柱1-3、前遮阳板1-4、后遮阳板1-5、过渡凸边2、电源3、微控制器4、光机臂4-1、视网膜成像投影仪4-2、麦克风4-3、摄像头4-4、闪光灯5、主控制中枢5-1、控制中枢外壳5-2、喇叭音腔5-3、电路板5-4、控制面板5-41、音量的加、减键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威格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威格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5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