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水井点管高效插管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46031.7 | 申请日: | 2014-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0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郝胜利;殷坤宇;段传前;张军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6603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水 井点管 高效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降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降水井点管高效插管机。
背景技术
井点降水是工程降水采用的常见技术方法,包括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等,主要应用于建筑基坑、地基处理等工程。
井点管管径多采用42~50mm的金属管,管长6~8m,过滤管长1.2~2m,外包1~2层尼龙或铜丝滤网。
现行井点管安装的施工工艺一般是先采用钻机泥浆护壁钻进成孔或高压水冲击成孔,达到设计孔深后,加大泵量冲洗钻孔,返清水3~5min后放入井点管,向点井内投入经筛分的中粗砂滤料,滤料填至地面以下1~2m,用粘土封孔。
对于易塌孔或缩孔的软土或填土地层,该方法施工难度大,存在成孔困难、成孔后下管困难、滤料投入困难、井管过滤管易堵塞等问题。同时,该方法作业现场需使用泥浆或高压水循环,施工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
为解决特殊地层成孔困难的问题,可使用一种采用跟管钻进技术的套管钻机设备,该设备采用冲击或回转钻进,配套的钢套管随钻头前进,每钻进一回次分别安装钻杆和套管,成孔安装后逐段拔出套管。另外,杨前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140011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回填夹渣土层降水井点成孔装置”,在回填土中用钢管预冲孔,拔出钢管后迅速插入井点管,以解决回填夹渣土层中的成孔问题。
但是,以上方法仅部分改进了降水井点管的成孔工艺,仍未有效解决降水井点管安装工艺中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施工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施工造价高等问题和缺点。同时,砂滤料级配或投入不均等问题也经常影响排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水井点管高效插管机,解决现有降水井点管施工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且质量不容易得以有效控制的缺陷。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水井点管高效插管机,包括底盘、主架、卷扬装置、动力装置、定滑轮、套管、活动式桩靴、绳索。主架、卷扬装置与底盘固定连接;动力装置附着于主架外侧,动力装置上端连接卷扬装置、下端连接套管;在接近动力装置的套管顶部设置定滑轮;绳索穿过定滑轮,绳索的一端系于井点管后端,绳索的另一端交由操作人员;套管底端安装活动式桩靴,活动式桩靴可处于开启状态或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水井点管高效插管机是将传统履带式塑料排水板插板机进行设备改造,使其具备插打降水井点管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水井点管由金属管外包裹井点管滤网组成。金属管长6~8m,前端1.2~2m范围内设置滤水孔,外包滤网一般为尼龙或铜丝滤网。井点管安装前应预先在管壁外包裹滤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盘采用移动灵活的履带式底盘,履带宽度一般不小于0.5m,履带间距一般不小于6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架高度应大于套管长度与井点管长度之和,主架底部与底盘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装置可采用驱动套管下沉的振动锤或液压机装置,振动锤或液压机装置的电机功率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确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扬装置采用电动卷扬机,卷扬机功率一般30kW,提升速度一般大于12m/min,电动卷扬机与底盘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管为圆形截面的厚壁钢管,套管的内径应大于塑料盲沟外径,套管长度应稍大于井点管长度,井点管安装塑料盲沟后,由套管底部装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动式桩靴为安装在套管底部、封堵套管、阻止土体进入套管的结构,可使用钢、塑料等材质,可使用圆形板、圆椎体、底部设置一字型或十字形立板的圆形板等形状。活动式桩靴的直径应略大于套管外径。活动式桩靴可一次性使用,拔出套管时桩靴与井点管一同留置在土体中。活动式桩靴更为高效的使用方法是,通过活页装置将活动式桩靴固定在套管底端,形成可开合式结构。挤入套管时,活动式桩靴处于闭合状态,封堵套管,拔出套管时,活动式桩靴处于开启状态,活动式桩靴随套管一同拔出,将井点管留置在土体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绳索可采用尼龙绳或粗线绳。绳索的长度一般大于套管长度的3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未经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6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又一种能实现车辆原地转向的车辆主传动器
- 下一篇:快速分离式面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