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音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2327.3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66;F04D29/58;F04D29/40;F04D2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音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音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我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是把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和动能,并将气体输送出去的机械。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风机的工作原理与透平压缩机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气体流速较低,压力变化不大,一般不需要考虑气体比容的变化,即把气体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处理。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越来越高,人们对风机的减小噪音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现有地许多消音通风机为了降低噪音不惜成本,甚至为了消除噪音而为通风机专门配备减小噪音地设备,有些则为了减少噪音在风机的结构上花很多心思,这就使得消音风机的生产成本非常高且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消音风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成本较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音风机,包括隔热腔、叶片、消音网、叶轮、电线出口、风机顶壳、电动机、风机底壳、防火管、风机进风口与风机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固定于风机底壳的内壁上,电动机置于隔热腔内,隔热腔与叶轮之间设有一根防火管,隔热腔与叶轮之间通过防火管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叶轮固定设置于电动机的主轴上,叶轮上设置有两个叶片,叶片与叶轮之间为焊接固定连接或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出风口位于叶轮一侧,所述风机进风口位于电动机一侧,所述风机顶壳上方设有一个电动机的电线出口,风机顶壳两侧均设有消音网。
进一步,所述风机顶壳的上部设置有供电动机的电线出入的电线出口。
进一步,所述电动机固定设置于风机底壳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防火管设置于隔热腔与叶轮之间,防火管为防火金属软管。
进一步,所述叶轮上设置有两个叶片,叶片与叶轮之间为焊接固定连接或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风机顶壳与风机底壳的材质为玻璃钢或铝合金。
进一步,所述风机顶壳两侧均设有消音网,消音网为镀锌板冲孔消音网,平均隔声量为36DB,平均吸声系数为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包括隔热腔、叶片、消音网、叶轮、电线出口、风机顶壳、电动机、风机底壳、防火管、风机进风口与风机出风口。所述电动机固定于风机底壳的内壁上,电动机置于隔热腔内,隔热腔与叶轮之间设有一根防火管,所述叶轮固定设置于电动机的主轴上,叶轮上设置有两个叶片,叶片与叶轮之间为焊接固定或螺栓固定,防火管为防火金属软管。所述风机出风口位于叶轮一侧,所述风机进风口位于电动机一侧,所述风机顶壳上方设有一个电动机的电线出口,风机顶壳两侧设有消音网,消音网为镀锌板冲孔消音网,平均隔声量为36DB,平均吸声系数为0.8,镀锌板冲孔消声网具有较好的耐水性、耐热性、抗紫外线、不会因雨水温度变化引起降低性能或品质异常,镀锌板采用铝合金卷板、镀锌卷板、玻璃棉、H钢立柱表面镀锌处理防腐年限可达15年以上。所述风机顶壳与风机底壳的材质为玻璃钢或铝合金,具有较好的防腐蚀、防磨损及耐高温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隔热腔 2、叶片 3、消音网
4、叶轮 5、电线出口 6、风机顶壳
7、电动机 8、风机底壳 9、风机进风口
10、风机出风口 11、防火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2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