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盖挖逆作侧墙钢筋接头的预留节点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26443.4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6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灿;郭靖;任富芝;徐利;仇青山;安文河;巩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盖挖逆作侧墙 钢筋 接头 预留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接头的预留节点,特别是一种盖挖逆作侧墙钢筋接头的预留节点。
背景技术
地铁施工一般在市区,而对于施工场地狭小、周边构筑物保护要求高或交通组织难等情况优先选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可以有效保护周围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使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盖挖逆作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及钢立柱的施工技术、在软弱地质条件下的底模施工技术、侧墙施工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技术等。而侧墙施工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钢筋的对齐和绑扎质量。
盖挖逆作需要先利用地膜施工梁板,底板浇筑完成后再从下往上浇筑侧墙,故施工梁板时必须为侧墙预留钢筋接头。目前预留接头的做法大致有两种:一是侧墙上下留接头,上部为接驳器,下部进行焊接;二是上下均进行电渣压力焊进行连接。两种做法的缺点均为侧墙上有两个钢筋接头,因为两个接头上的施工的时段不同和施工误差的存在,使两个接头几乎都不能同心,给质量造成很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盖挖逆作侧墙钢筋接头的预留节点,该预留节点能够保障侧墙钢筋的对齐和绑扎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一)将现有一层侧墙的两个钢筋接头变成一个钢筋接头,不只是数量的减少,工程意义重大:它将不可控的钢筋连接全部在浇筑混凝土前变成“成品”,确保了施工质量。
二)侧墙钢筋上端进行机械连接,下端浇筑在结构梁板内,具备一定的拉力作用。
三)水平方向的钢筋穿插在后期施工中,能够减小施工间歇的窝工损失,降低施工成本。
四)工期节省: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施工连续,在梁板浇筑完成后,只需要少量的钢筋绑扎和支模即可浇筑砼,可以同时施工几个施工段的侧墙,无形中节约了大量工期,同时通过保证结构安全,避免了结构损失而节省了成本。
综上所述,针对盖挖逆作侧墙施工的特点,巧妙地吸收利用顺作施工侧墙钢筋的经验,将钢筋从上往下只留一个接头,既不增加侧墙处的自重,又推进了施工进度,为后期的施工间歇提供了作业面。最重要的是,侧墙钢筋每步接头都是先施工、固定,再浇筑混凝土,接头的精确性完全不受浇筑混凝土的影响,保证了工程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整个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连续、高效和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在上一层结构侧墙;2、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竖向钢筋;3、梁板;4、砖模;5、接驳器;6、素砼层;7、沙层;8、止水带;9、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的底模;10、地连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盖挖逆作侧墙钢筋接头的预留节点,该预留节点为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竖向钢筋2的下端,所述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竖向钢筋2的下端穿越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的底模9,所述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竖向钢筋2和所述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的底模9固定连接,在所述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竖向钢筋2的下端连接有与在下一层结构侧墙竖向钢筋上端连接的接驳器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侧墙混凝土浇筑方便,所述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的底模9倾斜设置,靠近地连墙10的一侧比远离地连墙10的一侧低。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
一)在上一层结构侧墙地膜施工:
根据结构尺寸,开挖出在上一层结构侧墙1与梁板3连接处的土槽,在侧墙的外边缘外8cm开始砌筑砖模4,之后砂浆抹灰。在槽底浇筑素砼层6,在素砼层6上铺10~50cm厚的沙层7,沙层表面倾斜45°,放水竹胶板作为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的地膜9。
二)连接和定位:
根据层高完成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竖向钢筋2的下料,将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竖向钢筋2的上端与其上方的预留钢筋进行直螺纹连接,下端固定在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的底模9内。具体做法为,在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的底模9上按照竖筋的间距开孔,孔径比接驳器5的外径略大,接驳器5插入沙层7内约10cm后,将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竖向钢筋2固定在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的底模9内,以避免后续施工中钢筋移位。这一步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侧墙钢筋连接顺直的情况下,固定在底膜内。在在上一层结构侧墙的底模9上还要固定止水带8。
三)植筋和绑扎:
由于自重,地连墙10上还需植筋然后锚入结构梁板内,承载梁板的自重。注意侧墙钢筋与植筋、梁板锚固钢筋的空间关系,做到有序不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6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动反铲耙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夹砖折板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