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妇科举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15316.4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霞 |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妇科 举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妇科举宫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妇科腹腔镜气腹手术中,由于气腹气体二氧化碳的压力难以控制,容易使腹内内压增长,减少静脉回流及心输出量,导致子宫胎盘血流减少,随着气压的不断增大,CO2可通过脏、壁层腹膜弥散入血,使血气发生变化,使PaCO2升高,出现较高的呼气末PaCO2、气道峰值,表现为高碳酸血症或酸中毒,因此,对腹腔镜气腹手术中气压的控制是至为关键的一步,举宫器作为妇科腹腔镜气腹手术的必须器材,在传统的操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中国专利证号为CN201220415338.X的妇科举宫器,其技术方案为:设置有气腹塞,所述气腹塞套装在操纵杆上,气腹塞与定位套固定连接,其好处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安全方便,手术气腹气体不外溢等,但该方案没有解决传统妇科腹腔镜气腹手术中举宫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未能起到控制腹腔内压力,减小气腹对患者的副作用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控制妇科腹腔镜气腹手术中腹腔内压力,减小气腹对患者的副作用的妇科举宫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项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妇科举宫器,包括手柄、定位套、操纵杆和举宫头,所述手柄与定位套相连,所述定位套与操纵杆相连,所述操纵杆与举宫头相连,所述定位套上设有两个圆洞,所述圆洞内分别设有穿过圆洞的通气管和排气管,所述通气管连接有气罐,所述排气管连接有抽气泵,所述定位套上设有压力表,所述操纵杆长为30cm-50cm。
优选的,所述操纵杆上设有与压力表相连的波纹管。
优选的,所述举宫头为气囊结构,所述操纵杆与手柄均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举宫头、操纵杆、手柄内部相通,所述手柄端部设有充气球。
优选的,所述定位套上圆洞上方设有定位圈。
优选的,所述举宫头长轴长为3cm-5cm。
采用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妇科举宫器,定位套上设有两个圆洞,圆洞内分别设有穿过圆洞的通气管和排气管,通气管连接有气罐,排气管连接有抽气泵,定位套上设有压力表,使用时,将举宫头送入腹腔内到达指定举宫位置,将通气管和排气管穿过圆洞送入腹腔,打开气罐,将气腹气体二氧化碳送入腹腔内,同时,打开抽气泵,将腹腔内的气腹气体二氧化碳抽出体外,观察压力表,通过调节进气速度和排气速度,使腹腔内的气体不断流动,减小进入血液循环的可能,同时,将压力值稳定在一个对子宫胎盘压迫性最小的水平,将对人体的危害减小到最小程度,将举宫器充分利用起来,帮助医生在妇科腹腔镜气腹手术中稳定控制腹腔内压力,尽量减小腹腔内压力增大对人体产生的损害,方便手术的进行,操纵杆上设有与压力表相连的波纹管,操纵杆位于腹腔内部,其上的波纹管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弹性形变,表内机芯在波纹管形变的拉动下将压力形变传导至指针,引起指针转动来显示压力,压力表设在定位套上,定位套在腹腔入口处,便于观察读数,举宫头为气囊结构,操纵杆与手柄均为空心柱状结构,举宫头、操纵杆、手柄内部相通,手柄端部设有充气球,气囊结构的好处是可以自由的放大或者缩小,因此可以自由的调控举宫头举宫的高度,通过捏动充气球,使空气沿手柄、操纵杆内部进入举宫头达到充气的目的,方便操作,定位套上圆洞上方设有定位圈,定位圈可以将通气管和排气管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定位套上,避免气流变化时通气管和排气管晃动对手术产生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妇科举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妇科举宫器的主视图。
其中:1-手柄,2-定位套,3-操纵杆,4-举宫头,5-圆洞,6-通气管,7-排气管,8-气罐,9-抽气泵,10-压力表,11-波纹管,12-充气球,13-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霞,未经徐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5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