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层钻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08659.8 | 申请日: | 2014-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6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奎;陈伟;刘良付;郝李磊;高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奎 |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钻采装置,尤其是一种能有效防尘且能有效分离煤、气、水的煤层钻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煤矿钻采领域,对于薄软煤层采用水力开采是一种经济实惠且安全可靠的采掘手段,但在注水压裂后,大量煤、水、气将通过钻孔集中涌入收集器,由于收集器尾部与钻杆之间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当煤、水、气进入收集器后,钻杆易将煤屑卷入密封件,导致密封件受损,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而且也影响了施工效率,此外,由于水力开采的煤炭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需对煤炭中的水分进行有效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尘钻杆装置,该装置不仅能确保煤层钻采的安全进行,而且可以有效分离煤炭中的瓦斯气体和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层钻采装置,其结构特在于,包括钻杆、收集器和煤水分离机构,所述钻杆穿设在护孔管和收集器中,所述护孔管与收集器前端密封连接,所述收集器顶部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瓦斯抽排口、雾化喷头,所述收集器底部设有煤、水输送口;所述煤水分离机构向上倾斜设置,包括密闭壳体及设在壳体内的螺旋输送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外同轴套设有脱水滤网套,所述煤水分离机构底部设有进料口和排水口,所述煤水分离机构的顶部设有排料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脱水滤网套与壳体可旋转连接,所述壳体侧上方沿轴向设有用于清洗脱水滤网套的清洗口,所述清洗口设有可启闭的密封门。
位于所述雾化喷头下方的收集器底部为一向前倾斜的斜面,所述收集器尾部对应于护孔管轴向设置供钻杆穿过的钻孔,所述钻孔处设有防尘密封件。
所述雾化喷头为多个雾化喷头,喷头喷淋方向呈向前倾斜。
所述收集器内横向设有一前高后低的倾斜隔板,所述隔板的后端与收集器具有气体流通间隙。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器对煤、气进行初步有效分离,通过煤水分离机构对煤水进行有效 分离,收集器在其尾部增加喷淋头,一方面可以对收集器内粉尘进行有效除尘,且对钻杆进行有效冲洗,避免钻杆将煤屑卷入密封件内,另一方面,喷淋头形成的雾帘也起到了对瓦斯气体的密封效果。煤水分离机构,通过螺旋输送机构旋转,将煤中的水分甩出脱水滤网套,然后从排水口排出,脱水滤网套与壳体可旋转连接,且在壳体侧上方沿轴向设有贯穿上下的清洗口,可以方便对,脱水滤网套的冲洗,避免长期使用,煤粉堵住滤网网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煤水分离机构横截面结构简图。
图中标号:1护孔管;2收集器、21瓦斯抽排口;22煤、水输送口、23隔板、3雾化喷头、4密封件;5钻杆、6煤水分离机构、61密闭壳体、62螺旋输送机构、63脱水滤网套、64进料口、65排水口、66排料口、67清洗口、68密封门、7软管、8移动式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参见图1-3,煤层钻采装置包括钻杆5、收集器2和煤水分离机构6,钻杆穿设在护孔管1和收集器2中,护孔管1与收集器2前端密封连接,收集器顶部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瓦斯抽排口21、雾化喷头3,收集器底部设有煤、水输送口22;煤水分离机构6设在移动式底座8上,且呈向上倾斜设置,包括密闭壳体61及设在壳体内的螺旋输送机构62,螺旋输送机构62外同轴套设有脱水滤网套63,煤水分离机构底部设有进料口64和排水口65,煤水分离机构的顶部设有排料口66。进料口64通过软管7与收集器的煤、水输送口22连接。
具体实施时,脱水滤网套63与壳体可旋转连接,壳体侧上方沿轴向设有用于清洗脱水滤网套的贯穿壳体上下清洗口67,清洗口同时设有可启闭的密封门68。当煤水分离机构运行一段时间后,脱水滤网套的滤网口容易被煤尘堵住,这时可以开启密闭门,然后使用喷头水脱水滤网套进行清洗。
进一步,雾化喷头下方的收集器底部为一向前倾斜的斜面,收集器尾部对应于护孔管轴向设置供钻杆穿过的钻孔,钻孔处设有防尘密封件。
雾化喷头3为多个雾化喷头(2个以上),喷头喷淋方向呈向前倾斜。
收集器内横向设有一前高后低的倾斜隔板23,隔板的后端与收集器具有气体流通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奎,未经徐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8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