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生产设备用加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98274.8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4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1/08 | 分类号: | C01B31/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肖兴江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生产 备用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用加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活性炭生产中使用的炉型有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内热式加热炉的内衬采用耐火砖和保温砖,炉体自重过大,加热炉工作时,动力消耗大,耐火材料也会由于高温产生的膨胀和转动时的震动而发生松动,从而使加热炉的内衬容易从炉壁脱落;另外,加热炉的烘炉时间长,浪费资源,费时费力;而且,内热式加热炉在进行活性炭的生产时,原料、空气等会被一同送入炉膛中发生反应,造成原料烧失,影响活性炭的产量和质量。外热式加热炉在活性炭的制备过程中,气体产物和大量的热资源不能够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这种炉型的活化效果差,碳损失大,活性炭的产量低。这两种炉型对于炉内加热温度的不能进行分段控制,或是难以有效对加热温度进行分段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活性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碳损失的活性炭生产设备用加热炉。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活性炭生产设备用加热炉,包括加热炉本体,所述加热炉本体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轴向设置的炉体、设置在壳体与外炉体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炉体包括外炉体和内炉体,外炉体和内炉体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空腔,空腔中设有若干加热组件,所述内炉体的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加热炉本体上设有连通内炉体的排烟管。
进一步地,所述内炉体为金属管道,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包裹在内炉体上的保温材料以及缠绕在保温材料上的电磁感应圈,若干加热组件通过连接线与电磁控制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炉体上设置有测温点,所述壳体上设有温度器,测温点通过连接线与温度器连接,测温点通过连接线与温度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炉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凸起,每对凸起关于内炉体的轴线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本体上设有若干连通内炉体的进气管,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有一个连通内炉体的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处设有开启闸门,所述出料口处法兰设置。
采用了上述的方案,壳体与炉体之间设置保温层,有效降低加热炉的热损失;炉体设置在壳体中,炉体的空腔中设置若干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对内炉体中的活性炭的原料进行加热,避免了内热式加热炉自重过大,动力消耗过大等问题;加热组件采用若干组,若干加热组件可根据实际的加工要求对内炉体中的原料的加热温度实现不同的温度控制。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活性炭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提高加热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局部剖视图;
图3为反应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保温层,3为外炉体,4为内炉体,5为进料口,6为出料口,7为排烟管,8为保温材料,9为电磁感应圈,10为电磁控制器,11为测温点,12为温度器,13为温度控制器,14为凸起,15为进气管,16为开启闸门,17为法兰,18为开启闸门承载座,19为闸门本体,20为闸门,21为驱动机构,22为伸缩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3,活性炭生产设备用加热炉,包括加热炉本体,所述加热炉本体包括壳体1、在壳体内部轴向设置的炉体、设置在壳体与外炉体之间的保温层2,所述炉体包括外炉体3和内炉体4,外炉体和内炉体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空腔,空腔中设有若干加热组件,所述内炉体的一端为进料口5,另一端为出料口6,所述加热炉本体上设有连通内炉体的排烟管7。
炉体轴向分为18等分,第1和第18等分区没有温度,从右往左第2~17等分区依次分为第1~8温区,每两个等分为一个温区,第3、4温区的温度相同,第5、6、7、8温区的温度相同,炉体中温度从左往右温度升高,对应于每个温区设置一个加热组件。活性炭的原料放在反应容器中,然后将反应容器放在加热炉的内炉体中,加热炉中可以放置18个反应容器,通过加热组件对反应容器中的原料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的炉体的等分划分以及温区的划分并不局限于前面所述,根据实际情况,可作相应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8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素水解制氨快速响应需氨量变化装置
- 下一篇:活性炭生产设备加热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