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森林景观的生态浮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92156.6 | 申请日: | 2014-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1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辜再元;祁有祥;王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林绿源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森林 景观 生态 | ||
1.一种水上森林景观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浮床框架、种植载体和景观植物;
所述浮床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元结构(1),所述多个单元结构(1)相互结合固定;
所述单元结构(1)四周框架由管件组合连接构成;所述单元结构(1)内水平覆设网状托架(4),网状托架(4)与单元结构(1)的四周框架固扎在一起;
网状托架(4)外以缠绕及或悬挂方式敷设生物绳(5);
所述种植载体为放置于网状托架(4)上填装了无机混合介质的袋或带(6);
所述景观植物间隔种植于所述种植载体上,包括水生乔木植物(7)、水生灌木植物(8)和水生草本植物(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的长宽比例为3:1~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的长宽比例为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托架(4)的网眼密度为4cm×4cm~20cm×20c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绳(5)通过多孔缠绕或/和悬挂方式围绕在网状托架(4)的外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草本植物(9)种植于单元结构(1)内的四周;所述水生乔木植物(7)相邻种植于所述水生草本植物(9)形成的边框内,排列成若干矩形框;所述水生灌木植物(8)相邻种植于所述矩形框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草本植物(9)种植面积占浮床框架内总面积的10%~30%;所述水生乔木植物(7)种植面积占浮床框架内总面积的30%~45%;所述水生灌木植物(8)种植面积占浮床框架内总面积的30%~45%。
8.如权利要求1~4、6、7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单元结构(1)上的固定构件(10)、牵引绳(11)及定位元件;牵引绳(11)一端系固于生态浮床的固定构件(10),另一端固定于定位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林绿源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北林绿源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21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RO净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污水常规动力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