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涂层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74193.4 | 申请日: | 2014-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人;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柏伦科洋涂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5/3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涂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层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耐磨涂层。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些钢制工具,在需要表面进行耐磨处理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常规热处理方法,在其表面镀上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此种氧化膜具有一定的防腐耐磨作用,但是其耐磨效果并不好,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需要。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涂层技术,使用这些耐磨的涂层,让这个耐磨层覆盖在人们使用的工具上,其一般仅包括基层和含氟化合物层。
但是现有的涂层结构存在以下缺点:一、涂层的滑移性能不显著;二、防腐性能虽然有一定改善、但是硬度不够高;三、耐磨性还不够高,对于基材起不到良好的耐磨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磨损性好、耐温性良好、滑移性能优良、同时耐冲击性和抗化学腐蚀性能良好的耐磨涂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涂层包括底基层、含氟化合物层、加强层和底漆层;所述含氟化合物层、加强层、底漆层和底基层由外到里依序设置;所述加强层由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所述底漆层由活性炭和陶瓷相互填充而成;其中底漆层中的部分活性炭微粒和部分陶瓷微粒凸起嵌入到加强层的经纬编织缝隙中。
添加的加强层和底漆层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涂层在保持滑移特性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了涂层的耐磨性能。同时,采用底漆层中的部分活性炭微粒和部分陶瓷微粒凸起嵌入到加强层的经纬编织缝隙中的结构,增强了底漆层和加强层之间的粘合力,使本涂层不容易出现脱层现场。
所述底漆层中的部分活性炭微粒和部分陶瓷微粒还凸起嵌入到底基层中。采用此种结构,加强了底漆层和底基层之间的粘合力。
所述耐磨涂层厚度为10μm至1.5mm。
所述耐磨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1.0μm。
所述含氟化合物层是四氟乙烯层。
所述底漆层是以水的分散体形式覆盖于底基层,且该分散体包括四氟乙烯和六氟乙烯。
所述底漆层还包括胶态硅石、表面活性剂和聚酰胺-酰亚胺。
所述加强层中还设置有金属加强丝线,所述金属加强丝线成菱形编织在加强层中。新增加的金属加强丝线,进一步增强了本涂层的强度和韧性。不但使其耐磨性能大大增加,还提高了本涂层的抗冲击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涂层,不仅具备显著的耐磨及耐磨特性,同时还有非常好的滑动特性,添加的加强层和底漆层使本涂层在保持滑移特性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了涂层的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耐磨涂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漆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耐磨涂层包括由外到里依序设置的含氟化合物层1、加强层2、底漆层3和底基层4;所述加强层2由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所述底漆层3由活性炭31和陶瓷32相互填充而成;其中底漆层3中的部分活性炭微粒31和部分陶瓷微粒32凸起嵌入到加强层2的经纬编织缝隙中。所述底漆层3中的部分活性炭微粒31和部分陶瓷微粒32还凸起嵌入到底基层4中。所述耐磨涂层厚度为10μm至1.5mm。所述耐磨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1.0μm。所述含氟化合物层1是四氟乙烯层。所述底漆层3是以水的分散体形式覆盖于底基层4,且该分散体包括四氟乙烯和六氟乙烯。所述底漆层3还包括胶态硅石、表面活性剂和聚酰胺-酰亚胺。所述加强层2中还设置有金属加强丝线21,所述金属加强丝线21成菱形编织在加强层2中。
本实施例的耐磨涂层与现有涂层相比,经过划痕硬度测试、耐磨性能测试、表面粗糙度检测;所得产品的各项性能检测效果如下:洛氏硬度大于100HRA;耐磨性能超出118 mm3;表面粗糙度小于1.0μm。由此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耐磨涂层在同等条件下极大的提升了其表面的防压、抗刮和耐磨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柏伦科洋涂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鹰柏伦科洋涂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4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