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干水泥灰回收的混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59553.3 | 申请日: | 2014-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少波;李哲;黄宇飞;周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第四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B28C5/00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王春玲 |
| 地址: | 43402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固井设备,特别是油田固井作业设备的混浆装置。
背景技术:
固井设备的混浆系统包含一个高能循环混合器和一个扩散槽。高能循环混合器通过扩散槽,它将干水泥灰、清水和循环混浆强制混合,从而保证充分混浆。其能量由喷射泵和循环泵提供。扩散槽能排出干水泥灰带入的空气并带出高能循环混合器中未能混合的残余干水泥灰。
现有的情况是在扩散槽排灰口设有一个橡胶弯头,使从扩散槽排出的残余干水泥灰,由向上排出,改道向设备外侧方排出,避免残余干水泥灰弥漫在固井设备的操作台上,影响操作工操作固井设备。但这样直接外排残余干水泥灰不仅造成了浪费,还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进的混浆装置,该装置顶部设置有干水泥灰回收装置,可以将残余干水泥灰吸收到水泥浆中,避免干水泥灰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干水泥灰回收的混浆装置,高能循环混合器、扩散槽和混浆罐顶盖,扩散槽固定在混浆罐顶盖上,扩散槽连接有高能循环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入罐钢管、第一橡胶弯头、联接钢管、第二橡胶弯头,其中第一橡胶弯头一端安装在扩散槽上,另一端与联接钢管连接接,联接钢管另一端通过第二橡胶弯头和入罐钢管连接,入罐钢管伸入混浆罐顶盖内并与之固定连接。
第一橡胶弯头和第二橡胶弯头上均固定有喉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浆装置的顶部设置一套管路,将扩散槽排灰口与混浆罐连通,使从扩散槽排出的残余干水泥灰,经管路进入混浆罐中,混浆罐中湿润的环境将残余干水泥灰吸收到水泥浆中,从而将残余干水泥灰回收再利用,避免干水泥灰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泥灰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水泥灰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扩散槽2固定在混浆罐顶盖8上,扩散槽2连接有高能循环混合器1,第一橡胶弯头3一端安装在扩散槽2的排灰口上,另一端与联接钢管4连接,第二橡胶弯头6分别与联接钢管4和入罐钢管7相连接,入罐钢管7的另一端伸入混浆罐顶盖8内并与之焊接成一体,喉箍5用来卡紧固定两个橡胶弯头,以防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橡胶弯头脱落。混浆作业时,干水泥灰和清水分别进入到高能循环混合器1中,经高能循环混合器1混合后进入到扩散槽2中,混合好的水泥浆向下进入混浆罐,含有空气的残余干水泥灰向上从扩散槽2排灰口经第一橡胶弯头3、联接钢管4、第二橡胶弯头6和入罐钢管7再进入到混浆罐中,混浆罐中湿润的环境将残余干水泥灰吸收到水泥浆中,从而将残余干水泥灰回收再利用,避免干水泥灰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第四机械厂,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第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9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