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支架的卡点式防松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44863.8 | 申请日: | 2014-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源;王璇;赵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支架 卡点式防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LED支架的卡点式防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LED 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LED 灯、LED 显示器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环保光源,LED深受人们密切关注,很多国家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发和生产。
现有的LED 支架通常包括绝缘座及复数个导电脚,一般情况下,制作过程先冲压出端子料带,端子料带一般有剖沟结构,各导电脚均连接在端子料带上,使绝缘座镶嵌成型连接于导电脚后,再将导电脚的从料带剪断。传统做法一旦导电脚切断后即会从料带中脱落,不利于LED 支架成品颗粒的拿取及存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ED支架的卡点式防松结构,其利用卡点咬紧绝缘座的塑胶,使注塑成型后的LED成品可以承托在料带边框上,避免下料前松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LED支架的卡点式防松结构,该LED支架包括绝缘座、第一导电脚、第二导电脚和料带边框,该第一、第二导电脚与绝缘座一体镶嵌成型,于绝缘座的顶部下凹形成一方形反光杯,该第一和第二导电脚呈片状体,第一和第二导电脚的表面露出反光杯的杯底形成固晶面,第一和第二导电脚的底面露出绝缘座底部形成散热面;所述料带边框包围于所述绝缘座外围,于料带边框的内侧缘设有卡点,该卡点埋入所述绝缘座两侧边以托住该绝缘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料带边框包括左、右料带和前、后料带,该左、右料带的内侧缘各间距地设有两个卡点。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卡点包括由左、右料带外突形成的弧形凸起部,并于该弧形凸起部的上表面设有上宽下窄的凹缺口;对应之绝缘座的左右两侧形成内凹的弧形凹嵌部,并于弧形凹嵌部内形成上宽下窄的承托卡块;该弧形凸起部与所述弧形凹嵌部配合,该凹缺口咬合于所述承托卡块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第二导电脚之间保持间距互不接触,其中第一导电脚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电脚的长度,该第一导电脚的固晶面面积大于第二导电脚的固晶面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脚包括一体式的第一焊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固晶部;所述第二导电脚包括一体式的第二焊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固晶部;该第一固定部、第一固晶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固晶部均嵌置于绝缘座内,且该第一固定部、第一固晶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固晶部的底部周缘均设有用于卡紧绝缘座的凹台,该凹台埋入绝缘座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固定部均设有定位孔,该定位孔的底部周缘凹设有用于卡紧绝缘座的凹台,该凹台埋入绝缘座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固定部的两侧边缘均设有防拉松的凹凸卡点,该凹凸卡点埋入绝缘座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光杯为长方形,该反光杯具有两层反光面,分别是靠近反光杯杯底的下反光面和靠近反光杯杯口的上反光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反光面的夹角A1为110°,该上反光面的夹角A2为2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在料带边框的内侧缘设有卡点,该卡点埋入所述绝缘座两侧边以托住该绝缘座,此设计利用卡点咬紧绝缘座的塑胶,使注塑成型后的LED成品可以承托在料带边框上,避免下料前松脱。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N-N处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LED支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底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料带边框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料带边框、第一和第二导电脚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导电脚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底部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座 11、反光杯
111、下反光面 112、上反光面
12、弧形凹嵌部 13、承托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4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LED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形二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