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湿透气、抗静电的高仿棉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36579.6 | 申请日: | 2014-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宇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C11/00;A41D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透气 抗静电 高仿棉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面料,尤其是指一种吸湿透气、抗静电的高仿棉面料。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做服装的面料,尤其是贴身的服装,一般都是用手感较好的全棉布或蚕丝布做成,但它们的制作成本较高,弹性差,且容易起皱。而涤纶布由于成本低、弹性好且不易起皱而被该行业普遍看好,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涤纶布其颗粒粗,手感和透气性差,使用的舒适度不够好。
对于仿棉的研究,国内从2005年开始逐渐发展,现阶段我国化纤及涤纶纤维新产品开发非常显著,但是我国的仿棉产品与国外,尤其是与日本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超仿棉”产品的聚合、纺丝、织造、染整等工艺关键技术体系、产品体系、标准体系还没有形成,有待加强。事实上,日本早在20多年前就对超仿棉化纤及纺织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具备了成熟的工艺技术。现阶段,仿棉的技术难点在于,仿真产品在手感、回潮率等方面与棉花仍有差距,尤其是聚酯长丝仿棉难度更大。这些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舒适度的指标如果难以达到,仿棉的扩大应用就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透气、抗静电、抗起毛起球、仿沾污的高仿棉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湿透气、抗静电的高仿棉面料,所述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叉编织成型,所述的经线和纬线均采用细旦高F丝纤维和竹炭纤维相互缠绕捻合成股线,股线截面为带有凹槽的不规则形状,经线和纬线的相应股线交叉编织成面料主体,主体表面磨毛形成0.2~1mm长的细绒层。
所述细旦高F丝纤维为150D×75D,288f相对密度较高的超细旦涤纶丝。
本实用新型的面料与现有传统面料相比:
第一、传统涤纶印花面料纤维结构为圆柱形;本方案高仿棉纤维结构为带有凹槽的不规则形状;
第二、传统涤纶印花面料吸湿排汗性能差、容易起毛起毛、穿着燥身、服用性能差;本方案高仿棉印花面料吸湿透气、抗起毛起球、抗静电、仿沾污;
第三、传统涤纶印花面料耐水洗色牢度一般为3.5级,本方案高仿棉印花面料耐水洗色牢度4-5级。
综上所述,本方案同时具有吸水透气性、抗起球起毛、良好的耐磨性、抗静电性、防沾污性,织物经过整理手感滑糯蓬松、光泽柔和、穿着舒适、挺括不易变形,具有较高的超仿棉效果、市场竞争力较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股线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料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吸湿透气、抗静电的高仿棉面料,所述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叉编织成型,所述的经线和纬线均采用细旦高F丝纤维4和竹炭纤维5相互缠绕捻合成股线3,股线3截面为带有凹槽的不规则形状,经线和纬线的相应股线交叉编织成面料主体1,主体表面磨毛形成0.2~1mm长的细绒层2。本方案面料的原料采用150D×75D,288f相对密度较高的超细旦涤纶丝,纤维较细,纤维抱和要比一般的好,经纬采用高f丝,毛细现象较强,加上异性截面形态,吸湿性较好。面料采用平纹组织,布面平整,纤维与皮肤接触面积最大,吸湿速度加快。加上细旦纤维的毛细效应及其异性截面的导湿作用,散湿性优良,穿着舒适。经纬股线设计得当,考虑到纤维在后整理过程中的收缩特性,采用制织,纤维在经过热收缩后,充分体现了面料的厚实感和蓬松感。面料主体经过磨毛,表面形成不足1mm长的细绒,形成棉型毛感,改善了涤纶的光泽度,使纤维表面形成漫反射,达到了棉纤维的效果。同时对织物抗起球起毛有很好的效果。再通过工艺和助剂整理,改变面料纤维表面特征,增加了纤维的吸水性和导湿性,增强面料的抗起球起毛性;通过浸轧吸湿排汗助剂和定型,提高面料的手感和亲水性,增加织物功能,进一步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工艺流程比传统工艺短,具有明显的节能、节水特征。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宇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宇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6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