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暖手宝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35836.4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7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减字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暖手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暖手宝,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暖手宝是运用物理及化学原理研制的自动取暖保健用品。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通过加热水来发热的,即热水袋;一种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发热的,通过其内部化学物质的接触来产生热量;另外一种是使用锂电池功能,内部发热件通电发热,即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暖手宝。
现有技术中的电暖手宝一般是在其内部放置加热片,使用时需对其进行预先开启一段时间后才可取暖使用,在取暖完毕后,热量散发较慢,使得其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另外,现有的暖手宝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实现加热功能,没有其他附加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暖手宝,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暖手宝发热慢、散热慢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暖手宝,包括壳体及所述壳体内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安装有电池、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盒之间依次设有散热膜、发热件和隔热件;所述散热膜覆盖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隔热件包围在所述电池盒外部,所述发热件位于所述散热膜与隔热件之间,所述电池与所述发热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膜为石墨散热膜或铝箔。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件采用聚酰亚胺PI电热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电池盒包括电池上盖和电池下盖,所述电池上盖和所述电池下盖之间横置一主控板;所述上壳体与所述电池上盖之间、所述下壳体与所述电池下盖之间均依次设有散热膜、发热件和隔热件,所述发热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固定连接一铭板,所述铭板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USB输出接口和USB输入接口,所述铭板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USB输出接口、USB输入接口和开关按钮的开口,且所述开关按钮的外端面与所述铭板外表面平齐或相对于该外表面呈内凹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有多个LED灯的发光板,所述LED灯向所述铭板方向发射光线;所述铭板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导光件、挡光板和遮光片,所述导光件为空心结构,所述挡光板和遮光片设置于所述导光件的空心内,以遮挡射向铭板的光线。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有用来显示电量的电量显示灯,所述电量显示灯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感测发热件温度的感温件,所述感温件紧贴所述发热件并且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暖手宝,在壳体与发热件之间设置有覆盖在壳体内壁的散热膜,且暖手宝内的发热件可以由电池供电,从而能够使发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膜迅速传递到壳体上,实现取暖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暖手宝具有发热、散热快的优点。此外,设置在发热件与电池盒之间隔热件能够将热量阻挡在电池盒之外,从而保护了电池盒内部的元器件,保证了电池等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暖手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暖手宝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导光与挡光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主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壳体,2、上散热膜,3、感温件,4、上发热件,
5、上隔热件,6、电池上盖,7、螺钉,8、上导光件,9、铭板,
10、开关按钮,11、挡光板,12、下导光件,13、电池下盖,
14、下隔热件,15、下发热件,16、下散热膜,17、下壳体,
18、主控板,19、遮光片,20、发光板,21、电池,
22、USB输入接口,23、USB输出接口,
10a、开关按钮内承孔,10b、开关按钮外承孔,
22a、USB输入接口内承孔,22b、USB输入接口外承孔,
23a、USB输出接口内承孔,23b、USB输出接口外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思想是提供一种发热和散热速度快的暖手宝,为实现此功能,在暖手宝壳体内设置有电池、散热膜及发热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暖手宝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减字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减字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5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搬运的医用手推车
- 下一篇:防止打呼噜及睡眠呼吸暂停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