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8854.1 | 申请日: | 2014-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宋兴华;郑骊;杨梅;陈宇峰;胡晓明;刘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陈泽斌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偶 | ||
1.一种热电偶,包括设置在保护套管(2)中的热电极(1),所述热电极(1)的四周设置有绝缘子(3),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电极(1)由正极导体(101)、负极导体(102)和至少一个感温导体(103)组成;所述正极导体(101)与负极导体(102)串接,串接连接点为主感温偶节点(7);所述感温导体(103)连接在正极导体(101)或负极导体(102)上,其连接点为副感温偶节点(8),所述感温导体(103)通过补偿导线(6)电连接接线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导体(103)设置在正极导体(101)上,所述感温导体(103)材料的电子密度小于正极导体(101)材料的电子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导体(103)设置在负极导体(102)上,所述感温导体(103)材料的电子密度大于负极导体(102)材料的电子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3)为瓷珠,所述瓷珠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正极导体(101)、负极导体(102)、补偿导线(6)均穿过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温导体(103)数量为2~5个,并依次排列在正极导体(101)或负极导体(10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88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腔光纤压力传感装置
- 下一篇:发热产品在线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