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输送带带动的气流式染色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2148.6 | 申请日: | 2014-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棋龙 |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B23/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输送带 带动 气流 染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布匹进行染色的染色机,特别是一种较习知的气流式染色机更能减少耗水量及耗电量,让染布成本更为经济且更符合环保需求,同时能避免布匹在染色过程中受到堆积而产生皱折的缺失。
背景技术
一般习知的气流式染色机,在机体内设有喷嘴、染色管、导布轮暨连接于机体的鼓风机、染液泵浦、热交换器、过滤器等主要组件或设备,其机体内用以置入布匹,鼓风机用以将机体内的空气加压成喷射空气透过管路输送至喷嘴后带动布匹循环,染色管连接在喷嘴之后做为布匹循环的通道,并促进布匹与染液的接触与施染,导布轮则用以辅助带动布匹循环,染液泵浦将机体内的染液抽取并加压输送至热交换器加温或冷却再输送并与来自鼓风机的喷射气流混合成雾化状态,最后进入喷嘴,如前所述地带动布匹循环并施染。
其相较于一般传统的液流染色机主要不同点,在于气流染色机是利用空气与导布轮带动布匹循环,而传统液流染色机则是利用染液与导布轮带动布匹循环,因此前者在结构上多了一只鼓风机,而后者具有较大的染液泵浦,由于气流式染色机是利用空气带动布匹循环,因此较之液流式染色机可大量节省用水量,亦因之而相对节省助剂等。
然而习知气流式染色机布匹循环是利用大流量高压气体,因此鼓风机的马力极大,数倍于传统液流式染色机的染液泵浦马力,因此虽节省了耗水量却大幅提高耗电量,两者相较实际并未节能环保与降低生产成本,再者因其利用气流循环,因此机体内容槽大都设计为U型、圆型或短管型,以确保布匹往前移动循环,而此结构易造成布匹容量受限,布匹过度挤压,因此产生鸡爪纹等皱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输送带带动的气流式染色机,其可避免布匹在循环染色过程中因堆积过度挤压而产生皱折,并可大幅提高染布量及提高染色效益。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输送带带动的气流式染色机,主要在一机体设有喷嘴、染布管、输送带装置、后导布装置、鼓风机、泵浦、热交换器,该机体内设有一输送带装置,该喷嘴以一高压气流管连接一鼓风机,该鼓风机将高压气流输送至该喷嘴,以混合由泵浦输送至该喷嘴的染液,并将染液雾化施染通过喷嘴的布匹,同时借由高压气流带动布匹通过该染色管,使布匹回落至该输送带装置而被输送带装置带动循环移动。
进一步,该机体进一步设有一导布轮。
进一步,该输送带装置为带状型。
进一步,该输送带装置为网带型。
进一步,该输送带装置为滚轮型。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染色机的机体内设置输送带装置来带动布匹移动,配合鼓风机输送高压气流至染色机内的喷嘴,以混合由泵浦输送至喷嘴的染液,并将染液雾化施染通过喷嘴的布匹,使得染液更容易渗入布匹的纤维,同时利用该高压气流带动布匹移动而通过染色管,布匹经由后导布装置落入设于机体内的输送带装置借以带动布匹循环移动,达到进一步节省耗电量与耗水量,由输送带装置带动布匹循环可避免布匹在循环染色过程中因堆积过度挤压而产生皱折,并可大幅提高染布量及提高染色效益。
较佳者,本实用新型将输送带装置设于长管型机体内,且可以依使用需求可设为单条或多条输送带装置,该输送带装置将布匹自机体尾端输送至前端,再由导布轮带入喷嘴、染色管与染液交互作用进行染色;因此可大幅降低所需的空气推力,使布匹更省力地循环移动;换言之,借由输送带装置与高压气流的双动力推动布匹移动,可以较习知的气流式染色机更节省电力达到更好的环保效果,并可大幅提高染布量,降低生产成本。
再者,本实用新型借由输送带装置带动布匹移动,可以避免布匹在循环移动过程中堆积,因而避免了布匹产生皱折的缺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染色机结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机体 10布头检测装置 11助剂桶 12染色管 13后导布装置 2输送带装置 3布匹 4导布轮 41惰轮 5喷嘴 6鼓风机 61高压气流管 7泵浦 8热交换器 9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俾使熟习该项技艺者在阅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棋龙,未经张棋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2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桶循环搅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脑切线平缝机防鸟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