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排拼接的双波段长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7247.1 | 申请日: | 2014-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耀;林加木;张健怡;吴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3/48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波段 长线 红外 平面 探测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长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特别是指一种横向排列数千元、双波段探测、多模块拼接的长线列探测器。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红外遥感技术领域,其主要发展方向,一是提高红外探测器的光电性能,提高探测灵敏度,以获取更多信息;二是增加红外敏感元数量,提高红外系统空间探测分辨率,即在相同高度、相同刈幅的遥感仪器,敏感元数量越多,则空间分辨率越高。三是发展多波段探测,即在同时或准同时获取不同波段的红外信息,可以有效提高红外系统对目标的识别和探测,在空间红外预警、搜索、跟踪等技术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应用。红外探测系统的核心部件和性能指标,集中体现在红外探测器技术指标和制造技术。所以,解决新型红外探测器的研制技术,满足高性能红外遥感系统的应用需求,对加强国防建设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就是在一维方向上排列有数千元红外敏感元的一种扫描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通过一维扫描(垂直于光敏元排列方向)形成二维图像的一种成像器件。而双波段长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就是通过多个模块拼接,在垂直于扫描方向上形成二个探测波段、各有数千个红外敏感元排列的一种扫描型红外探测器,实现一次扫描,对目标进行二个红外波段的双波段成像。
由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必须在低温工作的特点,以及材料和工艺技术的问题,单个探测器无法达到数千元的规模。所以一般长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制造,都采用多个子模块拼接的方法实现。子模块一般为300~500光敏元规模的红外线列探测器,以小规模探测器作为模块,以拼接方式来实现一维方向数千个光敏元的排列。例如以512子模块为例,用12个模块拼接形成6000元长线列探测器。另外,对于有许多模块拼接形成的长线列探测器,由于模块在电学上是独立的,采用公共线合并的方法,可以减少外引线数量,以提高外引线的可靠性和降低传导冷损。
在单波段长线列焦平面探测器的制造中(见中国专利ZL200610027004.4),模块拼接采用“旋转对称、交叉拼接”的方式实现没有“接缝”的拼接。所谓旋转对称、交叉拼接,即将奇数模块与偶数模块方向上旋转180o,奇、偶模块空间上错位交叉,光敏元边边相切,在垂直于扫描方向上没有漏元的一种拼接方法。对于双波段长线列探测器的制造,由于要实现二个波段光敏元排列在一个平面内,而且要求二个波段的光敏元空间间隔尽可能小,以提高扫描效率。按照原有单波段长线列的拼接方法,把二个长线列探测器并排排列,功能上可以实现双波段探测的双波段长线列,而外引线则必须采用薄膜带线穿过拼接基板,并从底部穿过拼接基板的引出的方法实现长线列外引线的引出才能实现(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273991.1)。这种外引线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引线安装需占据空间,导致二个波段探测器模块间的间距较大,对双波段探测不利;(2)由于薄膜引线须从拼接基板底部穿出,长线列器件整体结构复杂,安装技术难度高。(3)由于拼接基板底部穿过外引线占用大量面积,对双波段长线列探测器横向温度均匀性的多点热传导冷链的设计、安装带来巨大困难,甚至难以达到设计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双波段长线列探测器制造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提出了一种新的长线列焦平面探测器的拼接方案。该方案可以概述为:模块顺序排列、模块间交叉拼接、双波段密集排列、外引线分别二边引出结构;长线列探测器波段1与波段2之间呈旋转对称关系。二个波段密集排列的拼接结构,使二个探测波段模块的间距减小三分之一;集成外引线内部的模块公共线合并,可使外引线数量减少三分之二;模块化设计、安装,有利于高可靠双波段长线列探测器的产品化。该专利很好的解决了制造长线列双波段探测器的困难和问题,而且可以更好的满足应用要求。
本专利所述的双波段长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包括拼接基板、波段1模块、波段2模块、波段1集成外引线、波段2集成外引线、模块过渡引线板、集成滤光片架等部件。
所述的波段1模块1-5按同一方向顺序排列、波段1模块1-5按奇偶数错位交叉、奇数模块最后一元与偶数模块第一元边边相切的拼接;
所述的波段2模块1-4作与波段1模块1-5同样拼接,波段1模块拼接成的长线列与波段2模块拼接成的长线列之间呈旋转对称关系;波段1模块与波段2模块之间是密集排列的;
波段1模块1-5和波段2模块1-4的偶数模块通过过渡引线板1-6与集成外引线连接;波段1长线列与波段2长线列通过集成外引线分别引出的,且集成外引线采用安装在拼接基板正面的安装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7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