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铁氧体原料投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4257.X | 申请日: | 2014-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劲松;赵修彬;张伟;刘静;舒云峰;胡智;马宝;邵陈;高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天源(马鞍山)通力磁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阮爱农 |
| 地址: | 24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铁氧体 原料 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性材料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球磨机的永磁铁氧体原料投料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企业永磁铁氧体生产之前,需要将检验合格的原料投入球磨机中,再加入水和添加剂,球磨一定时间后,达到粒度要求,进入下一道工序。目前,在本实用新型的投料装置尚未公开之前,永磁铁氧体生产企业的投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靠人工投料,直接将装袋的原料由投料平台一袋袋的投入球磨机中,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原料投入时过于堆积在球磨机入料口,球磨时间要延长半小时,电力消耗大,增加生产成本;另一种是先将原料倒入搅拌桶中,加水搅拌,通过泥浆泵泵入球磨机中,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搅拌桶连同泥浆泵占地面积大,设备故障率高,尤其是泥浆泵,停机次数频繁,影响正常生产,此外由于泥浆泵自身特点,搅拌桶桶底总有很多残余料,原料浪费严重,极大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原料投料装置,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不残留原料,减少原料浪费。
永磁铁氧体原料投料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搅拌桶、电机、减速机、搅拌杆、料泵和输送管,所述搅拌桶置于安装平台中,其端口略高出安装平台,搅拌桶上方焊接有带投料口的盖板,盖板中心开设通孔,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搅拌杆连接,搅拌杆由盖板通孔伸入搅拌桶内部;搅拌桶底部为斜面,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8°,斜面最低端设凹槽;搅拌桶一侧设料泵,料泵可以悬挂在搅拌桶侧壁或固定在安装平台上;输送管一端连接料泵,另一端伸入搅拌桶底部凹槽中。使用时,原料与水在桶中均匀搅拌后,启动料泵,泵入球磨机中研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机为可调减速机,可以根据不同规格原料的需要,可以调节搅拌杆的转速,达到将料浆搅拌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杆上焊接螺旋叶片,充分均匀搅拌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料泵为气动隔膜泵,该泵内部无叶轮等易耗和高故障备件,大大降低维修量,由于使用压缩空气,不使用电,节约电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呈圆柱形,其直径为输送管外径的两倍,深度为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凑、合理;第一,原料可以使用袋包装,便于使用行车或叉车等工具,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投入,提高投料速度;第二,气动隔膜泵体积小,不仅省电,还可以挂在搅拌桶侧壁上使用,不占用地面面积;第三,搅拌桶底部为斜面,斜面最低端设有凹槽,原料沿斜面汇集到凹槽中,料浆无残留,保证出料干净,避免原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永磁铁氧体原料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剖视图。
图中:101-搅拌桶、102-电机、103-减速机、104-搅拌杆、105-料泵、106-输送管、107-安装平台、108-盖板、10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可以看出,永磁铁氧体原料投料装置,包括搅拌桶101、电机102、减速机103、搅拌杆104、料泵105和输送管106,所述搅拌桶置于安装平台107中,其端口略高出安装平台,搅拌桶上方焊接有带投料口的盖板108,盖板中心开设通孔,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搅拌杆连接,搅拌杆由盖板通孔伸入搅拌桶内部;搅拌桶底部为斜面,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斜面最低端设凹槽109;搅拌桶一侧设料泵,料泵可以悬挂在搅拌桶侧壁或固定在安装平台上;输送管一端连接料泵,另一端伸入搅拌桶底部凹槽中。使用时,原料与水在桶中均匀搅拌后,启动料泵,泵入球磨机中研磨。
所述减速机103为可调减速机,可以根据不同规格原料的需要,可以调节搅拌杆104的转速,达到将料浆搅拌均匀的效果。
所述搅拌杆104上焊接螺旋叶片,充分均匀搅拌原料。
所述料泵105为气动隔膜泵,该泵内部无叶轮等易耗和高故障备件,大大降低维修量,由于使用压缩空气,不使用电,节约电能。
所述凹槽109呈圆柱形,其直径为输送管106外径的两倍,深度为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天源(马鞍山)通力磁材有限公司,未经中钢天源(马鞍山)通力磁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4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