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易偏离的电缆局部放电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81940.X | 申请日: | 2014-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6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袁煜峰;周永;王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偏离 电缆 局部 放电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不易偏离的电缆局部放电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UFCT传感器卡入电缆之后,传感器的凹槽与电缆之间必然会有间隙,仅仅依靠凹槽内壁与电缆接触的摩擦力固定位置,容易使传感器在电缆上滑动,这对实时在线监测的效果和精确度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传感器凹槽卡在电缆上的松紧度也不容易把握。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易偏离的电缆局部放电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偏离的电缆局部放电传感器,至少包括电流互感器、褡裢式卡扣、双半圆合体外壳、触点、导线、凹槽、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头、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杆头;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在双半圆合体外壳内;所述褡裢式卡扣设置在双半圆合体外壳底端;所述触点固定在双半圆合体外壳顶端,并且导线连接触点和电流互感器;所述凹槽开设在双半圆合体外壳内侧;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在靠近凹槽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杆头和第二螺杆头。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杆壁上均设置有尺寸刻度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不易偏离的电缆局部放电传感器,通过改进了电缆型超高频局放传感器的构造,在传感器双半圆外壳上增加两套螺孔、螺杆和螺帽装置,可以使得电缆型超高频传感器可以牢固地固定在所监测的电缆上,并保持电缆处于传感器凹槽中部不宜偏离,并提供了松紧度标尺,可以直观地显示传感器安装在电缆上的松紧度;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电流互感器,2、褡裢式卡扣,3、双半圆合体外壳,4、触点,5、导线,6、凹槽,7、第一螺杆,8、第一螺杆头,71、第二螺杆,81、第二螺杆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不易偏离的电缆局部放电传感器,至少包括电流互感器1、褡裢式卡扣2、双半圆合体外壳3、触点4、导线5、凹槽6、第一螺杆7、第一螺杆头8、第二螺杆71和第二螺杆头81;所述电流互感器1设置在双半圆合体外壳3内;所述褡裢式卡扣2设置在双半圆合体外壳3底端;所述触点4固定在双半圆合体外壳3顶端,并且导线5连接触点4和电流互感器1;所述凹槽6开设在双半圆合体外壳3内侧;所述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71在靠近凹槽6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杆头8和第二螺杆头81。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71上杆壁上均设置有尺寸刻度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和安装时:在两个双半圆合体外壳中分别转有螺孔,两螺孔中分别穿入塑料制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螺杆靠近凹槽端固定有塑料制螺杆头,螺杆头用于抵触所测电缆,并保证电缆位于凹槽中间部位不易偏离。螺杆杆壁上刻有用于尺寸刻度区,用于标识螺杆的杆头与螺孔之间间距,从而量化松紧度。
安装时,打开褡裢式卡扣,瓣开双半圆合体外壳,将超高频局放传感器凹槽卡入所测电缆中,合上双半圆合体外壳,扣上褡裢式卡扣,转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使电缆位于凹槽中部;传感器安装完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9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