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81294.7 | 申请日: | 2014-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5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44 | 分类号: | H01Q1/44;H01Q1/36;H01Q5/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终端信号以及通话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模块往往占用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空间,影响设备的小型化发展,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例如当使用者手持设备时产生的头手效应。其中一种改进方式是采用金属外壳或金属边框作为天线模块辐射体,然而这种天线模块频带较窄且难以控制,无法覆盖所需频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移动通信终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模块间具有较高的隔离度、天线模块性能佳的移动通信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包括一金属环、收容于移动通信终端内的线路板以及与线路板电连接的天线模块,所述金属环包括主体部和与主体部不相连的长条形的辐射部,所述辐射部两端分别与主体部之间形成开槽,所述两开槽位于天线模块的同一侧,所述天线模块包括不相连的具有接地点的第一部分和具有馈电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辐射高频信号,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分支以及自第二分支靠近第一部分一端向第一部分方向分别延伸的第一分支和第三分支,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三分支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第一分支上,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三分支分别辐射低频信号,所述第二部分辐射高频信号,所述辐射部辐射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三分支上分别设有与辐射部相连的接触端,所述两接触端之间的辐射部间辐射高频信号。
优选的,所述辐射部的内表面设有向移动通信终端内部方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接触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线路板分别垂直于所述辐射部的内表面,所述天线模块与所述线路板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天线模块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固定部和线路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线路板上设有避让所述接触端与固定部的让位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支为长条形,且与所述辐射部平行,所述第三分支上设有向远离辐射部方向凹陷的避让部。
优选的,所述两开槽之间的距离为56.6毫米。
优选的,所述开槽的宽度为0.8毫米。
优选的,所述接地点与所述馈电点在辐射部内表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12.5毫米。
优选的,所述天线模块产生的低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是824~960MHz,所述天线模块产生的高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是1710~2690MHz。
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终端的金属环包括主体部和与之不相连的长条状的辐射部,所述辐射部作为天线模块的辐射体,通过接触端将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分别与辐射部相连,可以有效拓宽频带,且可以通过开槽之间的距离调节天线模块的谐振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剖视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终端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终端中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终端天线模块与辐射部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终端天线模块与线路板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为了方便说明,将附图中天线模块加上了阴影线。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移动通信终端100包括后盖1、屏幕2,连接所述后盖1与屏幕2的金属环3,所述金属环3与后盖1和屏幕2之间形成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内部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一线路板4以及与所述线路板4电连接的天线模块5。当然,这是一种较优的实施例,在可选择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盖和屏幕也可以共同形成一个外壳,所述金属环仅作为外壳上的一部分,也是可以实施的。
所述金属环3包括主体部32和与主体部32不相连的长条形的辐射部31。所述天线模块5以及线路板4靠近所述辐射部31。所述辐射部31的两端分别与主体部32之间形成开槽311,所述开槽311均位于天线模块5的同一侧。优选的,所述辐射部31上设有USB接口313以及麦克风入声孔314。所述天线模块5与所述线路板4分别垂直于所述辐射部的内表面,且所述天线模块5与所述线路板4平行设置。其中,所述金属环4的主体部32起到接地的作用,其上可以设有一个或若干接地点,当然,也可以不设有接地点,通过使用者手持,起到接地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用电池模组的连接结构组件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散热外风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