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畜牧用取卵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40420.4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施巧婷;冯亚杰;楚秋霞;侯自花;赵洪昌;王鸿周;付晓鹤;陈付英;徐照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D19/02 | 分类号: | A61D19/02;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畜牧 用取卵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兽医技术领域中的取卵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畜牧用取卵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畜牧研究领域中使用的取卵针,是在实验室内通过酒精灯加热玻璃后拉制而成的玻璃针管,这种取卵针具有针管细小透明,硬度高的优点,但在使用过程因不能定量而使用不便,每次拉制粗细难易控制,导致标准不统一,不易储存和反复使用,通常只满足一次实验使用。由于每次拉制的针管直径各不相同,所以这种细小玻璃管的最大缺陷是不能标注刻度。
即使通过很精确的拉制工艺形成几乎接近的每个取卵针,由于玻璃取卵针具有透明、表面很小且光滑、表面非吸收面的特点,不易被印刷刻度。在实验室环境下不能实现在细小玻璃表面印刷的目的,而且没有必要对如此细小的一次性用具进行深加工。
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在畜牧研究领域中使用的取卵针普遍没有刻度,取卵过程都是依据实验者经验进行取卵,取卵位置不同会给实验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玻璃取卵针始终作为取卵工具没有被其他材质取代的原因,是因为普通材质的塑料在被制作成细小管时的硬度降低时容易弯曲,硬而薄时操作过程容易脆断甚至不能支持自重,不能达到较好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取卵针存在不易增加刻度,容易折断和不易储存反复利用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畜牧用取卵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畜牧用取卵针,在透明塑料管的一侧内壁中嵌入弧形金属针片,弧形金属针片上均布设置有嵌入孔,所述透明塑料管的侧壁设置有卡台并匹配套固于该嵌入孔中;透明塑料管的中段设置有锥形收敛段,弧形金属片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收敛段,弧形收敛段与锥形收敛段匹配对齐;在透明塑料管的侧壁设置有刻度。所述弧形金属针片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者为镁铝合金或者为钛铝合金或者为NiCr13。所述嵌入孔为燕尾形孔。弧形金属针片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透明塑料管的长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金属针与透明塑料复合在一起,可以在模具中套装金属针后进行注塑再脱模制成,也可以是通过组装方式复合固定在一起,制作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利用金属针做骨架的取卵管,其硬度高,从不折断,该取卵针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便于储存,便于印刷刻度,使用方便,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无需实验前现做取卵针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透明塑料管,2为弧形金属针片,3为针头,4为弧形收敛段,5为锥形收敛段,6为嵌入孔及卡台,7为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畜牧用取卵针,参见图1-图3,在透明塑料管1的一侧内壁中嵌入弧形金属针片2,弧形金属针片2上均布设置有嵌入孔,所述透明塑料管的侧壁设置有卡台并匹配套固于该嵌入孔中,形成复合取卵针管。
实现上述结构的方法可以通过注塑方式,即在模具中先定位弧形金属针片,然后向模具中注塑,使透明塑料渗入嵌入孔中形成复合相嵌的管状结构。也可以通过分别加工后组合的方式,即将脱模后的透明塑料管与弧形金属针片固定在一起,可以将嵌入孔设计成燕尾形孔等结构,位于透明塑料管内壁的卡台与燕尾形孔匹配,安装后不容易脱落。
透明塑料管1的中段设置有锥形收敛段5,弧形金属片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收敛段4,弧形收敛段4与锥形收敛段5匹配对齐;弧形金属针片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透明塑料管1的长度。
如图1,在透明塑料管1的侧壁设置有刻度7。透明塑料可以通过普通印刷方式即可形成刻度,比玻璃表面印刷工艺简单很多。实际上,位于透明塑料管表面的刻度可以在模具内壁设置刻度,脱模或自然形成刻度。
所述弧形金属针片2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者为镁铝合金或者为钛铝合金或者为NiCr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04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