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触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39994.X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2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戴方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光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 地址: | 317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负荷开关中,通过联动机构带动接线铜柱上下滑动而与静触头结构实现结合或分离,从而实现线路的连通或断开,其中静触头结构起到接纳滑动而来的接线铜柱的作用。静触头机构一般包括安装座、触片、定位环和拉簧,触片呈圆环排列在安装座上环抱形成触片组,定位环则在排片时卡在触片组内,且定位环上的定位柱与触片上的定位孔配合为触片的排片提供定位的同时为形成后的触片组提供支撑,而拉簧则头尾相接地箍在触片组的两端起到紧固作用。在这种传统的静触头结构中,由于定位环与触片的接触面是十分小的,因此定位环并不能为触片组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使静触头结构不够稳定,而且采用定位环排片的方式,在装配时也较为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且装配更加方便的静触头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高强度触头结构,包括安装座、触片和拉簧,所述触片呈环形排列设置在安装座上形成圆柱状的触片组,两根所述拉簧分别头尾相接箍在触片组的两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突起呈圆环状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一周上设有若干与触片一一对应的定位孔,所述触片上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柱,所述触片排列设置在安装座上时围绕定位凸台且定位柱伸入定位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凸台突起在安装座上与安装座呈一体,在装配触片时,将触片上的定位柱与定位凸台上的定位孔相对并插入定位孔内,就可将触片围绕定位凸台排列成触片组,再在两端箍上拉簧加以紧固。可见,这种静触头结构省去了定位环的结构,使得装配更加方便,而且定位凸台与安装座呈一体,能够为触片组提供极大的支撑作用,保证静触头稳定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铆接在触片上的铆接孔内。定位柱与触片通过铆接的方式相连接,不仅简单可靠,而且使得定位柱在触片上能够略微摆动,从而在装配触片将定位柱插入到定位孔内后,能够使触片的位置略微调整以更好在定位凸台上围绕形成触片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这种高强度触头结构,包括安装座1、触片3和拉簧2,所述触片3的两端弯曲,所述安装座1上具有与触片3端部的弯曲相匹配的环形凹槽6,所述触片3呈环形排列设置在安装座1上且将弯曲的一端置于环形凹槽6内形成圆柱状的触片组,两根所述拉簧2分别头尾相接箍在触片组的两端上,所述安装座1上具有突起呈圆环状的定位凸台5,具体来说,所述定位突起5是在环形凹槽6所在的部分上向一侧延伸形成的,所述定位凸台5一周上设有若干与触片3一一对应的定位孔7,所述触片3上设有与定位孔7对应的定位柱4,所述触片3排列设置在安装座1上时围绕定位凸台5且定位柱4伸入定位孔7内,所述定位柱4铆接在触片3上的铆接孔内。在排片时,也就是将触片3呈环形排列在安装座1上时,触片3围绕定位凸台5且定位柱4伸入定位孔7内,通过定位柱4和定位孔7的配合能够十分方便的实现排片,使触片3在定位凸台5上等距定位排列形成触片组,在两端由拉簧2紧箍后稳固成型,由于定位凸台5是由安装座1直接延伸形成的,因此具有十分高的强度,从而能够为触片组提供十分好的支撑作用,保证触头结构在工作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景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9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500千伏换流站刀闸防误闭锁逻辑装置
- 下一篇:银石墨合金电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