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槽型组合永磁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9352.1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斌;吴承祖;林文贵;盛名忠;朱惠甫;谭永华;陆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宁港永磁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7/02 | 分类号: | H01F7/02;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永磁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型组合永磁体。
背景技术
目前,钐钴永磁体由于具有高磁能积、极低的温度系数、很强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高速列车、微波器件、通讯、医疗设备、仪器、仪表,各种磁性传动装置,传感器,磁处理器等领域,在钐钴永磁体的应用中,有很多应用需要钐钴永磁体在特定的方向及区域内具备较高以及较均匀的磁感应强度,但钐钴永磁体的体积需要尽可能的小。为了达到该要求,进行组合式永磁体的研究是重要方向之一,实现结构简单、特定区域及方向上磁感应强度提高明显且分布均匀的组合永磁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凹槽区域磁感应强度提高明显且分布均匀的槽型组合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槽型组合永磁体,它包括L型磁体、分别位于L型磁体两侧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以及分别粘接在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上的第三磁体、第四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长度与L型磁体的长度相等,高度与L型磁体的最大高度相等;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一侧面分别与L型磁体的两侧面粘接且它们的底面齐平以及两端对齐;所述第三磁体、第四磁体为长度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相等,高度和宽度均小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磁体;所述第三磁体、第四磁体的底面分别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顶面粘接且保持两端对齐以及外侧面齐平;所述L型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沿着其宽度方向指向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沿着其高度方向指向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沿着其宽度方向指向第四磁体,所述第四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所述第三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沿着其高度方向指向底面。
所述L型磁体、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第四磁体为钐钴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在由L型磁体、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第四磁体围成的凹槽内能够聚集很大的磁感应强度,凹槽内的磁力线方向沿着L型磁体的宽度方向从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指向第二磁体与第四磁体,凹槽区域磁感应强度提高明显且磁力线分布均匀,增强效果显著,适合作为在限位凹槽内需要具备较高以及较均匀磁感应强度的产品零部件使用,而且相比于一体式取向的磁体能够大大缩小磁体的体积又能满足相同的磁感应强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槽型组合永磁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槽型组合永磁体L型磁体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中:1、L型磁体;2、第一磁体;3、第二磁体;4、第三磁体;5、第四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槽型组合永磁体,它包括L型磁体1、分别位于L型磁体1两侧的第一磁体2、第二磁体3以及分别粘接在第一磁体2、第二磁体3上的第三磁体4、第四磁体5;所述L型磁体1的纵断面呈“L”形,即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断面为“L”形;所述第一磁体2与第二磁体3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磁体;所述第一磁体2、第二磁体3的长度与L型磁体1的长度相等,高度与L型磁体1的最大高度相等;所述第一磁体2、第二磁体3的一侧面分别与L型磁体1的两侧面粘接且它们的底面齐平以及两端对齐;所述第三磁体4、第四磁体5为长度与第一磁体2、第二磁体3相等,高度和宽度均小于第一磁体2、第二磁体3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磁体;所述第三磁体4、第四磁体5的底面分别与第一磁体2、第二磁体3的顶面粘接且保持两端对齐以及外侧面齐平;所述L型磁体1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沿着其宽度方向指向第一磁体2,所述第一磁体2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沿着其高度方向指向第三磁体4,所述第三磁体4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沿着其宽度方向指向第四磁体5,所述第四磁体5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所述第三磁体4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磁体3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沿着其高度方向指向底面。
所述L型磁体1、第一磁体2、第二磁体3、第三磁体4、第四磁体5为钐钴永磁体。
如图1中所示,所述L型磁体1的左侧面为N极,右侧面为S极,所述第一磁体2顶面为N极,底面为S极,所述第三磁体4的左侧面为S极,右侧面为N极,所述第四磁体5的左侧面为S极,右侧面为N极,所述第二磁体3顶面为S极,底面为N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宁港永磁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宁港永磁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9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