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收获机用置于摘穗台下部的滚刀式茎秆切碎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7403.7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7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珏;袁晓萍;李贞洁;张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常林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43/08 | 分类号: | A01D43/08;A01D4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71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收获 置于 摘穗台 下部 滚刀式茎秆 切碎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用置于摘穗台下部的滚刀式茎秆切碎机构,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玉米收获机用置于摘穗台下部的滚刀式茎秆切碎机构,都在割刀轴径向截面上设置三把刀,秸秆切割长度长,切碎效果差,同时由于茎秆切碎机构的动力输入旋向只能与刀轴旋转方向一致,不能应用于输入动力旋向与刀轴旋转方向相反的玉米机。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发明了一种玉米收获机用置于摘穗台下部的滚刀式茎秆切碎机构,在割刀轴径向截面上设置四把刀,缩短了秸秆切长度,切碎效果好,同时自带换向齿轮机构,可用于输入动力旋向与刀轴旋转方向相反的玉米机。
发明内容
一种玉米收获机用置于摘穗台下部的滚刀式茎秆切碎机构,主要由动力输入链轮(1)、换向齿轮Ⅰ(2)、换向齿轮Ⅱ(3)、输入轴(4)、轴承座(5)、侧板Ⅰ(6)、割刀轴(7)、挡板(8)、定刀安装架(9)、中间护板(10)、定刀(11)、割刀(12)、侧板Ⅱ(13)、带座轴承(14)组成,其结构特征是:输入轴(4)通过轴承支撑装配在轴承座(5)上,轴承座(5)通过螺栓装配在侧板Ⅰ(6)上,动力输入链轮(1)与换向齿轮Ⅰ(2)装配在输入轴(4)端部;割刀轴(7)通过带座轴承(14)装配在侧板Ⅰ(6)与侧板Ⅱ(13)上,其端部装配与换向齿轮Ⅰ(2)相啮合的换向齿轮Ⅱ(3),中部装配割刀(12);定刀安装架(9)的两端分别装配在侧板Ⅰ(6)与侧板Ⅱ(13)上,定刀(11)装配在定刀安装架(9)上;中间护板(10)与两组挡板(8)置于侧板Ⅰ(6)与侧板Ⅱ(13)之间,挡板(8)中的一组通过螺栓与侧板Ⅰ(6)、中间护板(10)装配在一起,另一组通过螺栓与侧板Ⅱ(13)、中间护板(10)装配在一起;侧板Ⅰ(6)、中间护板(10)、侧板Ⅱ(13)分别装配在摘穗台架(15)上。
所述的割刀轴(7)径向截面上均匀装配有四把割刀(12)。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在割刀轴径向截面上设置四把刀,缩短了秸秆切长度,切碎效果好,同时通过自带换向齿轮机构,可用于输入动力旋向与刀轴旋转方向相反的玉米机,扩大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玉米收获机用置于摘穗台下部的滚刀式茎秆切碎机构主视图;
附图2为一种玉米收获机用置于摘穗台下部的滚刀式茎秆切碎机构左视图。
1- 动力输入链轮、2-换向齿轮Ⅰ、3-换向齿轮Ⅱ、4-输入轴、5-轴承座、
6-侧板Ⅰ、7-割刀轴、8-挡板、9-定刀安装架、10-中间护板、11-定刀、
12-割刀、13-侧板Ⅱ、14-带座轴承、15-摘穗台架、16-摘穗辊。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1、附图2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机器工作时,动力通过动力输入链轮(1)输入,通过换向齿轮Ⅰ(2)与换向齿轮Ⅱ(3)相啮合传动动力,带动割刀轴(7)旋转; 摘穗辊(16)摘下果穗的玉米茎秆,被挡板(8)与中间护板(10)限制在割刀切碎区域,在旋转的割刀(12)与固定的定刀(11)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玉米茎秆的切碎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常林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常林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7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六眼煲仔炉
- 下一篇:自动捡拾瓜类收获取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