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结构测量标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5595.8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4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郭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炳生 |
| 主分类号: | G01B3/04 | 分类号: | G01B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结构 测量 标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器具,具体是指一种能够在昏暗环境下发光照亮,便于看清刻度标识,且可以自由伸缩改变长度的测量标尺。
背景技术:
尺子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种物品,用于划直线和测量长度。但是现有市面上常见的尺子长度都比较短,量尺范围一般仅在10cm到15cm,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需要多把尺子进行拼接测量,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发生偏向或移动,测量的误差较大;或者是在尺子每测量一次的末端处均做标记,在测量之后将多个标记进行相加再得出结果,但这种方式相当繁琐,费时费力。
为此市面上又出现了一种大尺子,其量尺范围一般在50cm到100cm,这种大尺子虽然能够满足部分测量的需求,但携带和存放困难。
另外,现有的尺子不具备夜视功能,在夜间或昏暗环境下无法看清尺面的刻度标识,没有灯光就无法发挥作用,在使用上受到诸多限制,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结构测量标尺,能够满足全天候、全时段使用的要求,具有测量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结构测量标尺,结构包括一壳套,以及沿壳套长度方向一侧设置的主尺。壳套的内部安装有相互连接的光能转换模块和储能电池,壳套的表面安装有若干块太阳能光合板,太阳能光合板连接至光能转换模块,主尺呈斜三角结构,在主尺的内部开设有纵向贯通的斜三角滑槽,斜三角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副尺,主尺在抵靠壳套的一侧内部安装有至少两颗LED灯,副尺在抵靠斜三角滑槽的一侧内部安装有至少两颗LED灯,所述的LED灯均连接至储能电池。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主尺的斜长边为表面带有刻度标识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面板。
所述副尺的斜长边同样为表面带有刻度标识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面板,副尺的高度为主尺高度的二分之一,副尺的横截面的形状大小与主尺上的斜三角滑槽的形状大小相对应,能够自由方便的拉出和回缩。
所述的合成面板为硬塑胶板或合成纤维板或有机玻璃板。
所述的壳套在侧壁嵌装有与储能电池相连接的按钮,按钮的数量为两颗,其中一按钮通过储能电池连接控制主尺内部的LED灯,另一按钮通过储能电池连接控制副尺内部的LED灯。
所述副尺的长度等于或小于主尺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尺子的结构上进行创新,通过太阳能光合板对光线的吸收,在光能转换模块的作用下进而转化为可点亮LED灯的电能,使得整个尺面光亮异常,刻度标识清晰可鉴,使用者查找起来迅速、准确,节约精力,提高测量的效率,克服了普通尺子只能在白天使用,而在夜间或昏暗环境下无法看清尺面刻度标识的缺点,并且只要有光的地方即可自行充电,省去了人为充电的繁琐和局限性,环保节能,非常的人性化。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整体体积的情况下,通过在主尺的斜三角滑槽当中设置副尺,副尺沿主尺的水平方向铺设测量,在扩大伸缩范围的同时显著提升尺子测量范围的数值,展开后边侧齐平,不会发生偏向或移动,保证测量的精度,也不会影响到划线的直平度,可以满足多种场合的测量工作需要。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易于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壳套,2、主尺,3、副尺,4、光能转换模块,5、储能电池,6、太阳能光合板,7、斜三角滑槽,8、LED灯,9、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壳套1,以及沿壳套1长度方向左侧设置的主尺2。壳套1的内部安装有相互连接的光能转换模块4和储能电池5,壳套1表面的太阳能光合板6通过电线连接至光能转换模块4。
主尺2呈斜三角结构,在主尺2的内部开设有纵向贯通的斜三角滑槽7,斜三角滑槽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副尺3,副尺3的长度等于或小于主尺2的长度,主尺2在抵靠壳套1的一侧内部安装有两颗LED灯8,副尺3在抵靠斜三角滑槽7的一侧内部同样安装有两颗LED灯8,主尺2和副尺3上的LED灯均连接至储能电池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炳生,未经郭炳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5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爬楼搜救智能车
- 下一篇:车辆运动能量气压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