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岩塞体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4481.1 | 申请日: | 2014-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军;沈明;徐江涛;鲍世虎;范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塞体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塞体加固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背景技术
在天然湖泊或已建水库中建设引水式水电站或其它引水工程,如果建设期天然湖泊或水库水位无法降低或降低水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地形条件又不适合采用布置挡水围堰的方式来建设进水口,这时必须采用水下岩塞技术修建进水口,即:将引水隧洞开挖至库底,预留一定厚度的岩体(即岩塞体),待下游隧洞完建后,一次性爆除预留的岩塞,使隧洞与水库贯通。如围岩地质条件较差,采用这种特殊技术修建进水口时,存在库水通过岩塞体渗入集渣坑,或者岩塞体出现掉块甚至坍塌失稳的现象,导致进水口被堵塞,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岩塞体加固结构,以确保岩塞体爆破时及运行期岩塞进水口周边围岩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岩塞体加固结构,具有水库和引水隧洞,引水隧洞从下游开挖至水库库底,引水隧洞与水库之间拟开挖一与引水隧洞连通的集渣坑,集渣坑与水库之间预留岩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坑上方预开挖一条延伸至岩塞体上方的施工隧洞,该隧洞末端连接横向支洞,在横向支洞的边墙、底板布置多排防渗固结灌浆孔或布置多排预应力锚索或同时布置防渗固结灌浆孔和预应力锚索,其中防渗固结灌浆孔布置于岩塞体部位及其周边围岩、集渣坑与岩塞体相连部位及其周边围岩,预应力锚索布置于岩塞体上部岩体内。
所述横向支洞横跨岩塞体两侧布置。
所述防渗固结灌浆孔距离水库岸坡较近孔段内采用化学堵水灌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水下岩塞体进水口上部布置施工隧洞和横向支洞,通过横向支洞对岩塞体及下游集渣坑与岩塞体相连部位进行开挖前的预灌浆加固,可对上述部位围岩裂隙进行有效填充,为岩塞体爆破施工提供良好施工环境,并可保证岩塞体爆破施工过程中及永久运行期,岩塞进水口周边围岩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支洞对岩塞体上部岩体进行预应力加固,保证岩塞体爆破施工过程中及永久运行期,岩塞进水口上部岩体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纵剖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平面布置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纵剖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岩塞体及相邻结构围岩进行预灌浆加固的方法,引水隧洞2从下游开挖至水库1(也可为天然湖泊)库底,引水隧洞2与水库1之间拟开挖与引水隧洞连通的集渣坑3,集渣坑与水库之间预留一定厚度的岩体,形成岩塞体4。
本实施例中在集渣坑3开挖前,布置一条延伸至岩塞体4上方的、便于人员进出施工的施工隧洞5(施工隧洞位置可根据岩塞进水口区域地质勘探成果确定),并在施工隧洞末端连接横跨岩塞体4两侧的横向支洞6。在横向支洞6的边墙、底板布置多排防渗固结灌浆孔7,分别对岩塞体4部位及其周边、集渣坑3与岩塞体相连部位及其周边围岩进行预灌浆。因防渗固结灌浆孔7孔底段距离水库1岸坡较近,钻孔施工过程中会发产生渗水、涌水问题,故距离岸坡较近孔段,可根据需要进行化学堵水灌浆。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岩塞体加固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例中在横向支洞6的边墙、底板可布置多排预应力锚索8,对岩塞体上部岩体进行预应力加固。因预应力锚索孔孔底段距离岸坡较近,钻孔施工过程中会发产生渗水、涌水问题,故预应力锚索施工前,需做好防渗水、涌水的施工措施。
当然,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防渗固结灌浆孔7和预应力锚索8协同作用,使结构岩塞周边围岩结构更加稳定。
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4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启闭机
- 下一篇:一种煤矿巷道轨道维护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