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6396.9 | 申请日: | 2014-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淑华 |
| 主分类号: | F16K3/06 | 分类号: | F16K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电动 锁风翻板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
背景技术
翻板阀是作为各类除设备的灰斗卸料装置及各种磨机、烘干机、料仓等设备的给卸料装置,防止野风吹入。
现有技术中对于输送管道内用的阀门,有衬胶蝶阀、闸板阀,前者通过在阀板转动时,改变阀板与阀板体内表面间的间隙从而控制物料的输送;后者倚靠拉开、合上直线运动的阀瓣来接通和切断物料的输送。二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阀板的磨损容易在相对运动的部件间卡死物料,而且不易控制物料的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翻板阀内部结构的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它包括配重块、壳体、翻板轴、翻板和检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板轴一端连接摆杆,摆杆另一端设有摆杆轮,摆杆轮靠在一凸轮上,凸轮设有凸轮轴,凸轮轴连接到减速机,所述的翻板轴的另外一端连接有配重杆,配重杆末端设有配重块,所述的翻板轴中段连接有翻板固定件,翻板固定件中段通过销轴连接有翻板,翻板两端连接有内套管,并将内套管固定在壳体上端两个顶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为两个,且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检视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速机设有支架,且减速机的中心与两个壳体的连接点在同一水平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翻板轴与摆杆的连接处设有平键,凸轮轴连接处设有平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翻板阀的阀板在物料重力作用下自动开启,物料下落后,配重杠杆系统使阀板自动复位,防止野风吹入,从而完成物料的输送。双层翻板阀主要利用上下阀门的在不同时间的开关使设备中间始终有一层阀板处于关闭隔断状态,来防止空气窜流。如果是在正压输送下,气动的双层锁气阀还可起到平衡及增压阀的助流作用,以达到设备即能连续脉动给料的同时又具有锁气的功能,以满足气力输送粉粒体物料的要求。
采用机械传动,传动平稳,无冲击,无故障,更换备件少,使用可靠。该阀分为上下两层,工作时先由机械传动开启上阀,靠平衡配重自行关闭上阀,接着由机械传动开启下阀,靠平衡配重关闭下阀,这样完成一次卸灰周期。双层卸灰阀是冶金、有色、环保除尘设备中的理想卸灰阀。翻板阀广泛适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翻板阀作为各类除设备的灰斗卸料装置及各种磨机、烘干机、料仓等设备的给卸料装置,防止野风吹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的凸轮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的内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双层电动锁风翻板阀,它包括配重块1、壳体2、翻板轴3、翻板4和检视门9,壳体2为两个,且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壳体2上设有检视门9,翻板轴3一端连接摆杆5,摆杆5另一端设有摆杆轮51,摆杆轮51靠在一凸轮7上,凸轮7设有凸轮轴8,凸轮轴8连接到减速机6,减速机6设有支架61,且减速机6的中心与壳体2的连接点在同一水平线,翻板轴3的另外一端连接有配重杆10,配重杆10末端设有配重块1,翻板轴3中段连接有翻板固定件41,翻板固定件41中段通过销轴连接有翻板4,翻板4两端连接有内套管11,并将内套管11固定在壳体2上端两个顶角,翻板轴3与摆杆5的连接处设有平键,凸轮轴8连接处设有平键。
第二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淑华,未经冯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3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