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吸中开泵的内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81793.9 | 申请日: | 2014-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蒋必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邦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吸中开泵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吸中开泵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吸中开泵的内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双吸中开泵应用范围广泛,普遍应用于城市供水、电站供水、农田灌溉、矿山输水、供热循环送水、消防送水、污水处理、造纸、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双吸中开泵中的密封腔中会存留废水杂质等污染物,这不仅会对泵体密封腔造成腐蚀破坏,严重时,可能会直接造成泵体密封腔的泄露,直接影响双吸中开泵的正常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设计的双吸中开泵密封冲洗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泵盖的顶部通过外接管路引高压水至密封体内的外冲洗结构;另一种是分别在泵盖和密封体上铸斜孔将高压水引到密封腔内的内冲洗结构。然而,外冲洗结构的密封、冲洗管路设计较为繁琐,而且影响外观的紧凑美观性,经常会出现密封渗漏现象。内冲洗结构中的铸造斜孔较长,铸造难度大,不能很好保证两斜孔对正,这就使得高压水不能完全引入密封体内,严重影响泵体的冷却、密封、冲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清洗效果好的用于双吸中开泵的内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吸中开泵的内清洗装置,所述的双吸中开泵包括泵盖和密封体,所述的内清洗装置包括扇形水槽和梯形水槽,所述的扇形水槽设置在泵盖上,所述的梯形水槽设置在泵盖与密封体的连接处,所述的扇形水槽与梯形水槽相连通。
所述的密封体内设有密封腔,所述的梯形水槽与密封腔相连通。
所述的泵盖上设有高压腔,所述的扇形水槽与高压腔相连通。
所述的扇形水槽的圆心角为30~60°,半径为6~16mm。
所述的梯形水槽为等腰梯形,上底为6~16mm,下底为18~48mm,高为6~16mm。
所述的密封体为填料密封体或机械密封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将清洗水道设置在泵体内部,无需设计添加繁琐的外接管路,这使得泵的整体结构紧凑而美观;
(2)将清洗水道设计成扇形和梯形,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3)密封清洗效果好,泵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吸中开泵的内清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吸中开泵的内清洗装置机械密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吸中开泵的内清洗装置填料密封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泵盖、2-高压腔、3-扇形水槽、4-梯形水槽、5-密封体、6-半通孔a、7-半通孔b、8-密封腔、9-半通孔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双吸中开泵的内清洗装置,双吸中开泵包括泵盖1和密封体5,内清洗装置包括扇形水槽3和梯形水槽4,扇形水槽3设置在泵盖1上,梯形水槽4设置在泵盖1与密封体5的连接处,扇形水槽3与梯形水槽4相连通。密封体5内设有密封腔2,梯形水槽4与密封腔2相连通。泵盖1上设有高压腔2,扇形水槽3与高压腔2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扇形水槽3的圆心角为30°,半径为6mm,梯形水槽4为等腰梯形,上底为6mm,下底为18mm,高为6mm。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采用机械密封体5,该密封体5上钻有半通孔a6和半通孔c9,半通孔c9正对着机械密封的动静环摩擦付。
工作时,泵盖1的高压腔2中的高压水进入扇形水槽3后再进入梯形水槽4,并通过密封体5上的半通孔a6后转向进入半通孔c9到达密封腔8,进行清洗和润滑。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双吸中开泵的内清洗装置,双吸中开泵包括泵盖1和密封体5,密封内冲洗装置包括扇形水槽3和梯形水槽4,扇形水槽3设置在泵盖1上,梯形水槽4设置在泵盖1与密封体5的连接处,扇形水槽3与梯形水槽4相连通。密封体5内设有密封腔2,梯形水槽4与密封腔2相连通。泵盖1上设有高压腔2,扇形水槽3与高压腔2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扇形水槽3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16mm,梯形水槽4为等腰梯形,上底为16mm,下底为48mm,高为16mm。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填料密封体5,该密封体5上钻有半通孔a6和半通孔b7,半通孔b7正对着密封腔8底部的填料环。
工作时,泵盖1的高压腔2中的高压水进入扇形水槽3后再进入梯形水槽4,并通过密封体5上的半通孔a6后转向进入半通孔b7到达密封腔8,进行清洗和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邦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邦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1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