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欠驱动履带式车轮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66931.6 | 申请日: | 2014-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王黎喆;陈文华;张阳;李文娟;田芳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5/125 | 分类号: | B62D55/125;B62D55/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履带式 车轮 机构 | ||
1.欠驱动履带式车轮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摆臂组件和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轮组件;
所述的主动轮组件包括第一减速器、第二减速器、主轴、主动轮、第一外啮合齿轮、第二外啮合齿轮、行星臂、第一行星架、中空轴、第二连接盘、第一齿轮、输出轴、第二行星架、第一传力盘、第二齿轮、主动轮透盖、主动轮第一端盖、主动轮第二端盖、第二传力盘、第二传力盘盖和主轴锥齿轮;所述的第一减速器包括中心轮、第一齿圈和传动行星齿轮;所述的第二减速器包括第二齿圈、双联行星齿轮和主轴太阳轮;所述的第二连接盘固定在驱动组件的电机箱内;所述中空轴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盘固定,另一端与行星臂铰接;所述主轴的中部通过多个轴承支承在中空轴内;主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电机箱内,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主动轮第一端盖内;所述的主轴太阳轮和主轴锥齿轮分别固定在主轴两端,主轴锥齿轮与驱动组件的传动锥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均与中空轴铰接,中心轮固定在第二齿圈的端面上;三个双联行星齿轮沿圆周均布,且均与行星臂铰接;三个双联行星齿轮一侧的齿轮均与主轴太阳轮啮合,另一侧的齿轮均与第二齿圈啮合;三个传动行星齿轮沿圆周均布,且均铰接在第二行星架上;三个传动行星齿轮的内侧均与中心轮啮合,外侧均与第一齿圈啮合;所述的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均固定在中空轴上;三个第二外啮合齿轮沿圆周均布,且均铰接在第一行星架的一侧;三个第一外啮合齿轮沿圆周均布,且均铰接在第一行星架的另一侧;所述的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承在中空轴上;所述的第一传力盘固定在输出轴中部,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在输出轴两端;第一齿轮与驱动组件的第四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同时与三个第一外啮合齿轮啮合;所述的主动轮通过两个轴承支承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上;主动轮第一端盖和主动轮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在主动轮的两端;所述主动轮第一端盖的内侧端与行星臂固定,外侧端通过轴承支承有第二传力盘;所述的第二传力盘盖固定在第二传力盘外侧;所述的主动轮第二端盖通过轴承支承在输出轴上;第二O型圈托架设置在主动轮第二端盖内,且与输出轴配合连接;第二O型橡胶圈设置在第二O型圈托架上;所述的主动轮透盖与主动轮第二端盖固定,并压紧第二O型橡胶圈;
所述的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密封盖;所述第一摆臂的一 端与第一传力盘固定,第二摆臂的一端与第二传力盘固定;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另一端均固定有密封盖;四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固定;
所述的从动轮组件包括支撑轴、从动轮和从动轮透盖;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固定,摆臂组件的两个密封盖分别设置在支撑轴的两端;所述的从动轮通过轴承支承在支撑轴上;两个从动轮透盖分别固定在从动轮两端;
所述的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履带连接;所述的主动轮第一端盖、主动轮第二端盖及两个从动轮透盖限制履带的两侧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履带式车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锥齿轮、电机箱、编码器、第三齿轮、第一连接盘、电气接头、第三齿轮安装轴、第四齿轮安装轴、第四齿轮和电机箱透盖;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座与电机套端盖固定,电机套端盖固定在电机套上;电机轴延长杆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传动锥齿轮固定在电机轴延长杆上;所述的电气接头与第一连接盘固定,第一连接盘与电机箱上端盖固定,电机箱上端盖固定在电机箱顶部;编码器套固定在电机箱内,所述的编码器固定在编码器套内;所述的第三齿轮安装轴通过轴承支承在电机箱内,并通过联轴器与编码器的伸出轴连接;所述的第三齿轮固定在第三齿轮安装轴上;所述的第四齿轮安装轴通过轴承支承在电机箱内,第四齿轮固定在第四齿轮安装轴上;所述的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电机箱第一端盖和电机箱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在电机箱两侧;第一O型圈托架与电机箱第二端盖的内壁配合连接,第一O型橡胶圈套置在第一O型圈托架上;所述的电机箱透盖与电机箱第二端盖固定,并压紧第一O型橡胶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69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