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振子自动焊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62657.5 | 申请日: | 2014-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2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波;温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三力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童海霓 |
| 地址: | 516008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自动 焊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振子的焊接,具体涉及一种天线振子自动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每个天线振子的四角均需要焊接,而且每个角的位置有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接点分别需要焊接,目前,天线振子的焊接一方面人工手动握住天线振子,首先将天线振子其中一角上的第一焊接点与高频焊接设备进行接触,以加热天线振子待焊接部位(第一焊接点),另一方面人工匀速在高频焊接设备焊管感应区中心送锡线至天线振子待焊接(第一焊接点)上锡区域,然后人工移走未使用的锡线,然后将天线振子上其中一角上的第二焊接点与高频焊接设备进行接触,以加热天线振子待焊接部位(第二焊接点),再人工匀速在高频焊接设备感应区中心送锡线与天线振子待焊接(第二焊接点)上锡区域,上述环节均是由人工操作天线振子与高频焊接设备接触,人工进行送锡线至高频焊接设备焊管感应中心至天线振子上的上锡区域,该种人工操作方式焊接具有如下不足:1、产品一致性差;2、产品稳定性差;3、产品一次合格率低;4、天线振子焊接效率低; 5、不适合批量作业;6、需要技术工人操作,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焊接效率高、产品一次良率高、产品质量一致性高和适合批量作业的天线振子自动焊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天线振子自动焊接设备,包括机箱,机箱的上方为工作平台,机箱的左上方设有电控箱,所述的工作平台上设有焊接机构,所述的焊接机构包括天线振子治具组件、高频感应焊接机、放置工作台、移动调整机构和自动送锡机构,天线振子治具组件的后方设有放置工作台,放置工作台上设有移动调整机构,移动调整机构上设有高频感应焊接机,高频感应焊接机由移动调整机构控制进行左右位置调整,放置工作台的后下方工作平台设有自动送锡机构,所述的自动送锡机构包括第一送锡机构和第二送锡机构,第一送锡机构和第二送锡机构分别用于锡焊天线振子上的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接点,本实用新型天线振子自动焊接设备采用天线振子治具组件将天线振子自动送至高频感应焊接机的焊接感应头下方合适位置,同时,通过第一送锡机构和第二送锡机构分别将锡线送至天线振子一角上的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接点上方的高频感应区内,该设备操作方便,焊接效率高,产品一致性高,焊接稳定性好,产品良率高,避免了人工控制天线振子位置的难度和精度难掌握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送锡线需要先焊接天线振子一角上的第一焊接点焊接完成后,再送锡线至第二焊接点焊接的情况,而且该设备仅需普通工人即可操作,人力成本低。
所述的焊接机构为两组,两组焊接机构左右对称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当然,所述的焊接机构也可以根据需要并列设置多组,每组焊接机构均为独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天线振子治具组件包括天线振子治具、旋转部分、升降部分和连接座,所述的旋转部分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呈一定倾斜角度固定在连接座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天线振子治具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方便地更换不同的天线振子治具,以便适应需求,所述的升降部分包括升降气缸、固定座、导柱套和导柱,所述的连接座底部固定有呈方形排列的四个导柱,导柱的底部与升降气缸连接,升降气缸固定在固定座的下方,固定座上设有与导柱滑动连接的导柱套,所述的旋转电机和升降气缸均与电控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部分位于工作平台下方,工作平台上方设有升降部分保护壳。
进一步地,所述的天线振子治具为圆盘形状,当然也可以根据天线振子的具体情况设计成方形或椭圆形等形状,天线振子治具上设有与天线振子相配合的固定槽,固定槽内的天线振子治具上均匀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天线振子治具通过销钉连接,固定槽的四角位置均设有缺口,每个缺口处均设有两个定位销,两个定位销之间的间距与天线振子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天线振子治具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三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三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2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